起底充电桩行业:超43家入局 蒙眼狂奔3年

一年半前的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大建电动车充电桩的冲锋号。一时间国营资本、私营企业蜂拥而上,掀起了一阵充电桩建设狂潮。数十家有名有姓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要抓住这个朝阳产业的机遇。

今年一月,国家能源局再提年度目标:今年计划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9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充电桩80万个。又一剂鸡血下来,这次资本市场却没有像2015年那样反应激烈了。

充电桩产业这个有政策保驾护航的明日之星,全然不像去、前年那般光鲜。充电桩行业服务的不完善和盈利模式的不清晰,让其发展步入了不上不下、不知该去向何处的尴尬境地。

一、梦幻开局:三种资本四类玩家同场竞技

2014年,国家电网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后。前赴后继地,这个行业涌入了海量的玩家。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充电网络。

智东西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出了43家充电桩产业相关企业。我们必须说明,这只是行业里的代表性玩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厂家。

市场上的玩家按照按照资本属性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而按照产业链的位置,则可以划分为:电动车车厂、充电桩设备生产/建设商、充电桩运营商、充电信息平台。

产业中企业太多,我们可以挑一些有代表性的来说。

首先是为数众多的运营商。

1.车厂势力:特斯拉领头

特斯拉作为这一轮电动车热潮的开启者,很早就在中国市场进行其充电站的布局。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建成了554个超级充电桩,目的地充电站则有约2000个。虽然入华后特斯拉采取了中国的充电标准,但是一开始并未开放其充电站。后来其目的地充电站开放了,不过超级充电站到目前为止还是特斯拉车主的保留服务。

特斯拉

另外上汽也成立了上汽安悦充电,以上海为中心建设充电站点。

北汽新能源则是主要通过与能源企业、充电设备制造企业合作的形式,来解决其电动车的充电问题。

2.国资巨头:国家电网最卖力

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作为电力的直接供应者,最早在2014年牵头进行充电桩的建设、运营。截至2016年,国家电网已经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4万个。在模式上,国家电网选择了充电桩建设+运营,收取电费和服务费。之前倔强的国家电网坚持采用刷卡取电的购电模式,就像城市有桩公共自行车一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后来他们相通了,让电动车主用上了APP刷二维码。

中石油、中石化

国家电网并不是唯一要分充电桩行业大蛋糕的央企。

2015年7月,中石化与北汽达成合作,将在北京人大和天桥附近建设充换电站,主要为北京市的电动出租车提供服务。这项合作被认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拥有庞大加油站体系的石化巨头能够将充电站与其现有的加油站进行整合,化解充电站的场地难题。不过对那些还在为场地发愁的民间资本玩家来说,中国石化的入场则使他们的发展之路笼罩了又一层巨头的阴影。其实早在2015年4月,中石化就在北京广泽桥开始试运营第一家充电站。

中石化与北汽宣布了合作,无独有偶,中石油这边,则在2016年初与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称将在重点城区及高速公路新建或增设电动车充电站。

不过,相较于国家电网的倾情投入,中石油与中石化仍处在一个观望的状态,实际行动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充电和加油这两项业务,看起来天生就是相抵触的。

除了他们之外,充电桩运营商中体量较大的还有同样是央企的南方电网和具有国资委、中海油背景的普天新能源。

3.民资力量:创新势力

特来电

特来电是电动车充电设备制造商青岛特锐德旗下的子公司。2015年7月,特来电与北汽新能源、冀东物贸建立合资公司北汽特来电,在北京布局充电桩运营。除了北京之外,特来电在全国各地都有较大规模的充电桩布局。根据其母公司特锐德2016年财报,截至2016年底,特来电运营着4万1千多个充电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