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财经网移动版

  • “跑马圈地”后遭遇盈利难题 七成充电桩企业面临亏损

    日期:2016-12-14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70%的充电桩运营企业未来将面临转型或被淘汰。”一位充电桩企业负责人向NBD汽车表示。 以充电桩为代表的配套设施,被认为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2014年5月国家电网全面放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以来,不少企业进入这一...

  •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亟待纠偏 新政或本月发布

    日期:2016-12-14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图片来源: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官网 在新能源车作为国家力推的新能源战略产业背景下,骗补调查成为2016年汽车业的大事件。有消息称,新能源骗补车企之一——苏州吉姆西实际控制人目前已被捕,成为新能源车骗补事件首位被抓高管。与此同时,在近一年的...

  • 外商投资新能源车电池 弥补国内技术短板

    日期:2016-12-13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近期的心情可能犹如过山车:因为合资车企“股比放开”暂缓,可以松下的一口气,却又因为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电池放开限制,担忧将面临的挑战。 12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公告,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修订稿公...

  • 新能源车专用号牌落地 跨越式发展需过“三道坎”

    日期:2016-12-13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日前,新能源车专用号牌正式落地,并在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五市率先启用,由此新能源车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新政之下,各大相关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

  • 单吨净利润上升至1.3万元/吨 锂电铜箔供不应求局面将延续

    日期:2016-12-13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锂电铜箔 中国电池网资料图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董事总经理叶宏日前在出席“2016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年会暨2017(SMM)有色金属价格预测发布会”时表示,2016年锂电铜箔市场从供应过剩转为供不应求,由于锂电需求增长及电子铜箔转产难度大,预...

  • 电动汽车2040年预计占我国乘用车销量的半壁江山

    日期:2016-12-13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国际知名信息服务和咨询公司IHS Markit日前表示,在有利行业政策刺激下,2040年电动汽车有望在中国和欧洲占据当年乘用车新车销量的一半。 就全球范围而言,204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重预计将从目前的不足1%提高到15%至35%。 2016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

  • 拒做“泥足巨人” 动力电池产业整合迫在眉睫

    日期:2016-12-13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笔者第一次听到用“泥足巨人”来警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在今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生产能力的扩张是相对容易的,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是十分艰难的。但是,中国的企业...

  • 全球快递巨头试用电动三轮车 中国快递“老大难”问题待解

    日期:2016-12-12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UP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大卫·艾博尼骑着电动三轮车。(图片来源于UPS官网) 没想到,在国内许多城市不受待见的快递电动三轮车,在国外倒挺吃香——全球快递巨头UPS近期宣布,“作为持续减少碳排放努力的一部分”,试点使用电动三轮车送货。 这简直要让许多中...

  • 老年代步车集体傍大牌:千元买“奔驰新能源车”

    日期:2016-12-12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今年3月,一款五环“奥迪”老年代步车惊现国内某车展。(北京商报原文配图) 傍大牌成为老年代步车企业实现利润的捷径。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火热的老年代步车市场引来众多“大牌”车企关注,部分销售店外一排排“奔驰、宝马、路虎”造型的代步车惹人...

  • “充换电”之争 电动汽车为何换不来想象中的爆发式增长?

    日期:2016-12-12 点击:[list:visits] 好评:[list:likes]

    “充电”还是“换电”,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这一与生俱来的话题,在11日开幕的“2016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创新高峰论坛”又被提起。但这一次,利益的色彩淡化,争议的音量调低。来自政府部门、业界和高校的专家,以“开放、智能、互动、高效”的充换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