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日产新技术:可直接观察锂离子电池的电子运动-科技创新-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日产新技术:可直接观察锂离子电池的电子运动

【导读】用此方法,“使得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延长纯电动汽车(EV)的续航距离”(日产汽车)。
 

日产新技术:可直接观察锂离子电池的电子运动

日产汽车与日产ARC于2014年3月13日宣布,开发出了一种分析方法,可直接观察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正极材料中的电子运动作并定量化。采用此方法,“使得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延长纯电动汽车(EV)的续航距离”(日产汽车)。

图1 日产汽车将于2014年量产的商用EV“e-NV200”。图为设计造型被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租车选中的试制车。(2013年9月拍摄)

要开发容量高、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必须在电极活性物质中尽量多储存锂,进行可产生大量电子的材料设计。为此,掌握电池中的电子运动十分重要,而以前的分析技术无法直接观察电子的运动。因此,无法定量识别电极活性物质(锰(Mn)、钴(Co)、镍(Ni)、氧(O)等)中什么元素可在多大程度上释放了电子。

此次开发的分析方法,使得长期存在的课题——探明充放电时电流的起源并定量把握,“全球首次”获得了解决(日产汽车)。由此,可准确掌握电池内部发生的现象,尤其是正极材料含有的活性物质的运动状况。此次的成果是由日产ARC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府立大学共同开发的。

此次开发的分析方法,同时运用了使用“L吸收端”的“X射线吸收分光法”和使用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的“第一原理计算法”。尽管以前也有人采用X射线吸收分光法实施过锂离子电池分析,但使用“K吸收端”为主流。配置在距离原子核最近的K壳层的电子被束缚在原子内,因此电子并没有直接参与充放电。

此次的分析方法因采用了利用L吸收端的X吸收分光法,可以直接观察参与电池反应的电子流动。并且,通过与使用地球模拟器的第一原理计算法相结合,以高精度获得了以前只能间接推断的电子移动量。

日产ARC将此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锂过剩型正极材料。结果发现,(1)在高电位状态下,属于氧的电子有益于充电反应;(2)在放电时,属于锰的电子有益于放电反应。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