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电池蓄势规模化量产!长虹三杰开辟多元创新赛道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常青 时间:2025-05-18 11:28:27
能源财经网5月15日讯(林音 广东深圳报道)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圆柱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到128.2亿只,同比增长3.6%。
其中,2024年,在中国企业和海外企业出货量“一增一减”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全球圆柱的市场份额由2023年的29.3%提升至2024年的43.6%。
然而市场发展瞬息万变,针对2025年的市场机会,除了车用46系列大圆柱电池将迎来放量外,EVTank还着重提到,全极耳工艺电池的大规模的应用和产业化也将改变现有圆柱电池企业的竞争格局。
5月15日,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长虹三杰)携全极耳电池等系列产品亮相CIBF 2025。
攻克技术壁垒,构建全极耳电池矩阵
在电池结构中,极耳作为电芯正负极的金属导电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将电流从电芯引导至电池壳体或外部模组结构件,从而实现电池与外部的连接。但传统的单极耳设计仅能在集流体的长度方向上传输电荷,其长距离传导导致内阻相对较大。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市场呼声下,全极耳电池登上舞台,相比单极耳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更佳。
经研究,全极耳设计相比单极耳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更佳。但不可否认的是,全极耳电池起初设计应用于大圆柱电池,在小圆柱电池领域还存在诸多挑战。
长虹三杰总经理 杨清欣
“公司全极耳通过结构优化成功攻克小圆柱电池电流密度分布不均的难题。”长虹三杰总经理杨清欣在CIBF 2025展会期间与能源财经网交流时表示,通过创新设计,公司全极耳电池实现了电池阻抗降低超70%、温升下降超30%的优异性能,有效解决了大倍率放电过程中温升过高的技术痛点,为电池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在突破技术难题后,长虹三杰也打造了成熟的全极耳电池产品矩阵,涵盖18650-3000mAh、21700-4000mAh以及21700-5000mAh等多个型号。
杨清欣强调,在材料体系与工艺参数方面,长虹三杰经过反复研发与测试,相关全极耳电池均已达到成熟稳定的水平,并凭借严格生产管控,产线良品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目前,长虹三杰全极耳电池正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公司正积极推进产能建设与技术升级,预计2026年将建成全自动生产线,实现规模化量产,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届时,公司相关全极耳电池产品将主要应用于高端电动工具、智能清洁电器、高端充电宝等对电池性能要求严苛的领域。
深耕技术研发,催生多元创新产品
资料显示,长虹三杰是长虹能源(836239)控股子公司,专注三元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铁锂电池等产品系列的研发制造,覆盖18650、21700、26700等圆柱型号,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清洁工具、小家电、机器人、无人机、低速车、储能等领域。
长虹三杰全极耳电池产品
此次参展CIBF 2025,除了全极耳电池系列产品,长虹三杰还首次对外展示了高安全半固态小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小圆柱电池。产品亮点不断的背后,长虹三杰在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功不可没。
长虹三杰聚焦核心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直接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额≥4%,并每年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4月,长虹三杰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10项,其中已授权专利约100项,涵盖电池材料、结构设计、生产工艺等领域。
“长虹三杰致力于攻克高倍率与高能量密度兼顾的行业难题,在高倍率产品领域长期处于先发地位”,以21700-5000mAh电池为例,杨清欣进一步说明了长虹三杰筑牢技术护城河带来的显著优势:该款电池在Dyson供应商内测中排名国产第一,成功敲开了Apple供应链企业Anker的大门,被应用于MagGo Power Bank等高端产品,有力地证明了长虹三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上的卓越实力。
始终坚持以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为核心业务,长虹三杰在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细分市场已形成专业化能力,凭借上述技术优势,公司不仅稳固了其在高端客户市场的地位,还为后续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策略牵引下,2024年,长虹三杰还持续发力储能领域,快速获得安克、贝尔金Belkin(美国)、摩菲Mophie(美国)、小米、比瑞科技(BMZ)、莱克等高端客户的认可,并实现批量供货。
此外,2024年以来,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也为高倍率电池提供了增长空间。据杨清欣透露,人形机器人市场、特定无人机市场是长虹三杰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新兴市场,目前总体处于产品送样和商务沟通阶段。
布局潜力赛道,扩产提质激发活力
立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杨清欣认为,新能源行业仍是未来20年较具光明的主流产业赛道。其表示:“人工智能、物联网、低空经济等时代浪潮催生更多高倍率应用的场景趋势并未改变;电动工具、清洁工具无绳化的市场趋势并未改变;国产锂电池凭后发性价优势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的替代优势并未改变……”
机遇如潮背后,挑战也如影随形。在杨清欣看来,当前越演越烈的关税战不仅给面向美国市场的正常供需关系带来较大扰动,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动荡;欧美证券市场屡现顶部特征,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产生的连环影响将对经济前景、消费环境产生重大冲击;人民币和美元汇率预计将剧烈震荡;高通胀预期持续增强,材料价格存在大概率上涨风险;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仍然低迷,价格竞争趋势仍在延续;部分海外客户将海外建厂作为后续落单的前提条件。
在此背景下,长虹三杰竞争策略明确:深挖市场,持续提升公司的规模竞争力;全力推进降本增效;做好产品,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加强品控,保障品质稳定提升;海外建厂,黏住客户;组织为基,激发活力等等。
长虹三杰经营团队自身愈挫愈勇,心性更加坚毅,头脑更加清醒,手段更加成熟,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与此同时,长虹三杰国际一线客户的开发工作逐渐结果,TTI、泉峰、lidi等全球一线客户订单规模有望继续大幅增长;充电宝增量市场有望大幅放量。
数据显示,长虹三杰一季度在手订单、意向订单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主营收入、净利润、运营效率、销量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此外,通过智能制造及与总部供应链协同,长虹三杰还实现了成本与品质的双重优化,杨清欣表示,随着四期项目达产,公司有望在全球高倍率电池市场进一步扩大份额。
能源财经网了解到,长虹三杰产销量稳步提升,泰兴四期项目规划建设一条21700产线和一条18650产线,其中21700产线于2025年4月初实现投产,18650产线计划在2025年5月开始调试、6-7月正式投产。在四期之前,长虹三杰泰兴基地已有2条200PPM18650产线、1条200PPM26700产线投产运行,拥有1条18650中试线和1条全极耳中试线。
除了泰兴基地,长虹三杰在四川绵阳目前也已投产3条200PPM18650产线、1条200PPM21700产线。
“公司目前拥有泰兴、绵阳两大生产基地,年产量超过6亿支。”据杨清欣介绍,长虹三杰目前产能利用率在92%左右。
结语:
展望未来,杨清欣满怀信心。他认为,尽管未来3-5年,全球市场不排除受到重大全球性危机事件的冲击,导致市场需求出现短期波动,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全球中高倍率锂电应用细分市场依然潜力巨大,预计仍能保持两位数的规模增长。
基于这样的市场预判,长虹三杰早已制定了清晰且极具雄心的发展规划。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将以“电动工具、家用清洁工具”细分市场作为战略基石,稳固根基;把“便携移动电源、商务型充电宝”细分市场视为快速增长的引擎,全力推动业务量的提升;而“e-bike、evtol、人形机器人、BBU”细分市场则被当作新兴的业务增长点,积极开拓。
在产品规划上,长虹三杰将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产品线,构建起以三元圆柱系列为主、铁锂圆柱系列为辅,同时突出全极耳电池和磷酸锰铁锂电池特色的综合产品阵列,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在业绩目标上,长虹三杰更是志存高远。公司期望实现年度锂电池销量突破6亿颗,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以亮眼的成绩在全球锂电市场中脱颖而出,持续巩固和提升自身的行业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