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国鸿氢能产品上车约6000辆 领跑燃料电池电堆国产化替代-公司-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国鸿氢能产品上车约6000辆 领跑燃料电池电堆国产化替代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能源财经网3月28日讯(张倩 王旭东 浙江嘉兴报道)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交通方式,我国正对氢能源汽车应用领域进行不断探索,政策层面也多次发文提到,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我国初步形成五大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支持示范城市群,政策红利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推广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据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鸿氢能,股票代码:09663)副总经理燕希强分析,推广难点主要在于:一方面,加氢站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另一方面,考虑到安全及成本,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成熟。此外,市场订单还不够成熟,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燕希强看来,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主要还是靠政策,真正做到市场化还需要补齐技术、价格、基础设施短板,需要全产业链、全社会的力量。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国鸿氢能副总经理燕希强

国鸿氢能副总经理燕希强

3月27日上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国鸿氢能,与副总经理燕希强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并参观展厅。

据燕希强介绍,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以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分布式发电、制氢装备为核心产品的氢能装备公司。2022年9月,国鸿氢能总部迁址浙江嘉兴港区,打造“1+2+3+4+N”总部基地项目,即1个总部基地、2个上市平台(H股、A股上市)、3个中心(氢能源研发科创中心、氢能运营数据中心、碳核算(交易)中心)、4个核心产业(双极板、电堆、动力系统、制氢装备)、N个关联产业项目(发挥龙头效应,带动催化剂、膜电极、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等产业)集聚,打造“世界级”氢能核心装备产研中心。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市场方面,2023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为7653辆,同比增长52.8%;国内燃料电池上牌车辆装机量为737.2MW,同比增长49.8%。燕希强称,市场方面,搭载国鸿氢能产品的燃料电池汽车约6000辆,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250,000,000公里。国鸿氢能拥有具规模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生产母机100%自主化,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超550,000kW,领跑燃料电池电堆国产化替代。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研发方面,国鸿氢能拥有一支集多位院士为指导、多位全职博士、超过200人的专职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公司已申请专利超200项、发明专利超100项,并已牵头或参与多个国家重大项目,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国鸿氢能

同时,国鸿氢能已完成多代自主电堆和系统的研发,实现生产母机完全自主,大幅提升了国产设备的制造水平和自动化生产能力。

应用方面,目前国鸿氢能产品已应用在全国20多个省、40多个地区,并实现出口。全国已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近半数使用国鸿氢能产品,运营场景包括道路运输、轨道、电源、船舶、叉车和军工等。

资本方面,国鸿氢能于2023年12月5日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发行市值100亿港币;作为嘉兴孵化及培育的氢能领军企业,国鸿公司顺利成为港区第四家上市公司。

股东方面,国鸿氢能吸引了众多具有战略协同效应的产业投资者和知名投资人,各类国资持股占比超过50%,如中车基金、珠三角/长三角/青岛/陕西/内蒙/重庆多地国资、徐工、中金、鼎晖、涌铧、中电科等极大增强了公司的产业上下游协同能力。

产业方面,2023年,国鸿氢能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项目正式投产,氢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5000套,达产产值20亿元;在商业化应用上,公司助力嘉兴超百台氢能重卡规模化落地,实现我国氢能动力轨交系统出口零的突破,为嘉兴打造长三角氢能创新应用示范先行地助力。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自2014年开始,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已连续11年坚持开展“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活动。

11年来,调研团走遍全国19个省,调研采访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深入了解企业和地方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地方产业链招商引资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为地方招引赋能,与全产业链企业和地方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责任编辑:张倩 王旭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