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供应70万吨!格林美获韩国ECOPRO动力电池高镍前驱体大单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肖何 时间:2022-03-29 10:10:21
格林美与ECOPRO签署印尼青美邦(QMB)镍资源项目股权合作协议 图片来源:格林美
3月28日晚,格林美(002340)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格林美香港与韩国ECOPRO下属公司ECOPROGLOBAL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与韩国ECOPRO下属公司ECOPROBM签署《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中长期供应协议的谅解备忘录》。据协议与备忘录,格林美香港将持有的青美邦(QMB)9%股权转让给ECOPROGLOBAL,格林美和ECOPRO将共同建设印尼镍资源项目;格林美将于2023-2026年向ECOPROBM供应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NCA&NCM)的总量扩大为70万吨。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下属公司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青美邦的股权为63%。
格林美与ECOPRO签署2023-2026年NCA&NCM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供应MOU
公告显示,2021年10月7日,格林美与ECOPROBM签署了《ECOPROBM&GEM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NCA&NCM)2024-2026年供应备忘录(MOU)》(以下简称“原备忘录”),公司将于2024-2026年向ECOPROBM供应总量为65万吨的NCA&NCM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鉴于本备忘录供应总量已包含原备忘录供应总量,公司与ECOPROBM签署的原备忘录终止,后续执行本备忘录约定内容。
ECOPRO&格林美印尼镍资源项目投资成功签约
公开资料显示,ECOPRO是全球领先的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商,是三星SDI的NCA正极材料外部核心供应商,主要生产NCA及NCM等高镍三元动力电池材料,构建了从废电池、废弃镍钴资源再制造到锂离子电池原料与高镍三元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ECOPRO不断扩大向三星SDI和SKInnovation的高镍正极材料供应量,并有望在2023年超越日本住友,占有NCA正极材料的全球第一大份额。
QMB项目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投料运行,是格林美2019年联手青山实业、邦普、阪和兴业等世界新能源材料产业巨头,在印度尼西亚携手投资建设的由红土镍矿生产新能源用镍原料项目(镍中间品与硫酸镍晶体)。格林美持有QMB项目72%的股权。该项目从红土镍矿中提炼出制备三元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电池级镍钴原料,创造从红土镍矿直接生产新能源原料的全球典范,拉开了印尼镍资源向新能源行业创新升级的大幕,是战略资源、绿色超级技术与全球新兴市场组合在一起的重大举措。项目设计规模首期为年产出5万吨镍金属与4000吨钴金属,总投资9.98亿美元,产品分为2万吨镍金属的中间品MHP与3万吨镍金属的高纯硫酸镍晶体,同时产出19000余吨硫酸钴晶体与30000余吨硫酸锰晶体。
格林美每年从各种复杂镍废料中回收镍资源1万吨以上,占中国镍资源开采量8%。2021年格林美循环再生的钴资源,是中国原钴开采量的2.2倍。针对印尼典型红土镍矿,格林美开发了创新技术处理低品位红土镍矿,直接生产镍钴锰高纯化学品材料,有效回收镍钴锰等全部有价金属,对全球低品位镍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积极意义。
从2015年双方第一份NCA车用动力电池材料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来,GEM和ECOPRO经过长达7年的共同努力,围绕着高镍前驱体材料、高镍正极材料、动力电池回收、镍资源保障等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3月17日,格林美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主要通过动力电池回收、自建印尼镍资源工厂、与战略矿业公司签署长单等路径来保障镍资源供应。2022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预计为20万吨,对应镍资源需求为6-7万金属吨。2022年公司预计回收镍资源1.5-2万吨,印尼镍资源项目也将在今年上半年投产,加上力勤等矿业公司的长单,足以供给公司一半以上的镍资源需要。目前公司已在自由市场上签署了剩余的全年所需的镍资源订单,因此2022年的镍资源是有充分保障的。
格林美预计,2025年回收废旧动力电池25万吨,可回收镍资源5万吨;同期,公司印尼镍资源项目产能在2025年计划达到8万吨/年水平。因此公司镍资源的自给率在2025年可达70%以上。2030年,公司将回收动力电池50万吨,则回收的镍资源可达10万吨水平,而且同期印尼镍资源项目产能也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坚守扩大回收来保障镍资源战略供应。2022年镍资源自给率40%、2025年镍资源自给率70%、2030年镍资源100%实现自给。因此,通过回收+自建镍资源工厂+与镍资源厂签署长单,可以完全满足公司前驱体材料发展对镍资源供应的需求。
此外,格林美目前制定的三元前驱体产销目标是2025年40万吨以上,主要是基于公司动力电池回收量、掌握的印尼镍资源量以及在手长单量而制定的科学、审慎和稳健的产能规划,拒绝冒进。2025年公司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回收产物除5万吨镍金属外,还包括1万吨钴金属以及6000-7000吨锂金属,2025年公司将会在镍钴锂等新能源战略金属上得到全面充分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