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三元前驱体及碳纳米管导电剂产品订单充足 道氏技术中报净利预超2-公司-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三元前驱体及碳纳米管导电剂产品订单充足 道氏技术中报净利预超2

道氏技术

图/道氏技术

7月12日,道氏技术(300409)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1.95%-1001.20%。

道氏技术

道氏技术表示,上半年,公司新材料战略布局优势凸显。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发展,钴盐、三元前驱体产品和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产品订单充足,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销售产品量价齐升,驱动了公司业绩增长。

据了解,道氏技术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无机非金属釉面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佳纳能源和青岛昊鑫是公司开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主体:佳纳能源是国内重要的钴盐和三元前驱体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为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和草酸钴等钴盐以及三元前驱体;青岛昊鑫是国内能够实现石墨烯导电剂规模化生产销售的少数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

在三元前驱体方面,目前,道氏技术已有广东清远英德基地产能,正在加快江西赣州龙南基地的建设和投产。其中,英德基地现已形成年产3.2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正在新建年产2万吨金属量钴盐、年产3万吨金属量镍盐、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5万吨产能等项目;非洲刚果(金)基地2021年已有电解铜和钴中间品的年产能分别为1.2万吨和0.2万吨金属量。

根据长江证券的测算,2025年全球三元前驱体需求量有望达到124-169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24%-32%。市场高需求下,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7月5日,道氏技术发布《关于制定五年(2021-2025)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一)的公告》,对公司锂电材料业务发展做出了规划。规划纲要显示,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总产能2021年达到5万吨、2022年达到15万吨、2023年达到25万吨、2024年达到35万吨,随着产能建设稳步推进,最终于2025年实现50万吨总产能,并形成配套的钴镍产能。

电池网注意到,2月22日,道氏技术12亿募资已到账,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年产30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年产100吨高导电性石墨烯、150吨碳纳米管生产项目”、“年产5000吨钴中间品(金属量)、10000吨阴极铜的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另外,5月13日,道氏技术宣布拟4亿增资MMT获其控制权,扩大铜和钴产品产能。MMT公司位于非洲刚果(金)。刚果(金)自然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占世界重要地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铜、钴资源富集区,以科卢韦齐、利卡西和卢本巴希等城市为中心的加丹加铜矿带拥有大规模的铜矿和钴矿储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