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铝板带箔已供货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永杰新材IPO获受理-IPO动态-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铝板带箔已供货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永杰新材IPO获受理

图片来源:永杰新材

图片来源:永杰新材

上交所消息显示,近日,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杰新材)上交所主板IPO获受理。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4,920万股,募资20.8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永杰新材IPO募资使用计划(单位:万元)

永杰新材IPO募资使用计划(单位:万元)

据悉,永杰新材专业从事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包括铝板带和铝箔两大类。铝板带箔是众多下游行业继续深加工的基础材料(以下简称“基材”),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车辆轻量化、新型建材和电子电器等下游产品或领域。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永杰新材产品在锂电池领域的出货量明显增加,是客户类别中增长最快的领域;2019年-2021年间相应的铝板带箔出货量由1.67万吨增长到6.2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92.81%;2022年1-6月出货量达到5.83万吨,达2021年全年出货量的93.88%。在全球降碳减排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快速增加,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需求明显提升,与之对应的新能源锂电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19年-2021年间,公司与新能源锂电池相关的产品出货量,由1.38万吨增长到了5.7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28%;2022年1-6月出货量达到5.60万吨,新能源锂电池相关的铝板带箔出货量已占公司锂电池出货总量的97.90%。

从产品用途来看,永杰新材合金铝板带产品主要被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结构件(含电芯外壳、盖板、防爆片、软连接、极耳、PACK箱体等);铝箔产品主要被应用于新能源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用铝箔,以及消费锂电池正极集流体铝箔和软包锂电池的封装材料——铝塑复合膜用铝箔。

从客户拓展来看,作为一级供应商,永杰新材铝板带箔产品已进入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A+H上市公司)和孚能科技(688567)等全球前十大动力锂电池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作为二级供应商,公司铝板带产品已通过锂电池结构件制造商如科达利(002850)、震裕科技(300953)、长盈精密(300115)等进入了众多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制造企业,如科达利等结构件制造商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LG、松下等全球前十大动力锂电池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已向上述动力锂电池生产商供货外,永杰新材铝合金板带箔产品还获得了亿纬锂能(300014)、欣旺达(300207)等国内主要锂电池制造商的认证;公司铝箔已进入明冠新材(688560)、璞泰来(603659)等国内主要铝塑复合膜生产企业,已应用到包括比亚迪、孚能科技、ATL(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国内主要软包锂电池企业的产品系列中。

永杰新材在IPO招股书分析,目前动力锂电池已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21-20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0%,2025年将达到775GWh以上;储能对锂电池需求已明显开始增速,预计2021-2026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7.0%,2026年将达到330GWh。

根据测算,2021年综合性能要求较高的新能源锂电池正极集流体铝箔和软包消费锂电池铝塑复合膜用铝箔,市场需求为16.9万吨-22.8万吨;而同期国内各类锂电池铝箔总供给量才14万吨,市场总体供不应求;2025年该需求预计将达到62.5万吨-84.3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8.7%。作为锂电池结构件的重要基材,2021年国内仅方形动力锂电池结构件所需铝板带量约为24.0万吨-32.6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76.0万吨-103.1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3.3%。

在上述背景下,永杰新材此次IPO计划使用募集资金中的7.37亿元,用于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使用5.51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

永杰新材表示,该两项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增加公司整体产能5.5万吨,相比现有产能30.5万吨增长18.03%;因技改带来的产品结构变化,将新增锂电池领域的铝板带箔出货量约13万吨,相比2021年公司在该领域的出货量6.21万吨增加110.95%;新增净利润约2.7亿元,相比2021年公司净利润(扣非后)2.36亿元增加114.41%;产品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在锂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地位将得到有效增强。

同时,永杰新材还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可以大幅缓解较高资产负债率带来的经营风险,较好应对经营规模增长带来的日常流动资金需求上升,增强与客户黏性、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从而抓住我国“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锂电池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突出公司在锂电池领域内已取得的良好市场竞争地位,并兼顾其他客户领域的市场业务需求。

【责任编辑:林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