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于清教:掘金电池新能源赛道 风物长宜放眼量-行业人物-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于清教:掘金电池新能源赛道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1月13日下午,由智博资本举办的“深耕细分 贴身赋能”2024年年会在广东深圳举行。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分享了电池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行业挑战、投资热点以及投资建议等等。

中国已领跑全球

于清教介绍,在电池新能源领域,中国已领跑全球。其中,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主要贡献来自中国,占比已突破六成;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约九成。同时,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全球出货量占比也在持续提升,其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占比超90%,电解液和隔膜占比超80%。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公安部发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2023年,我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30.25%;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3年的743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3.36亿辆,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千万辆级别,增长空间极大。”于清教预判,“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200万辆的目标可期。”

于清教分析称,传统汽车品牌已进入月销新能源汽车10万辆级别冲刺赛。其中,比亚迪一骑绝尘,2023年度销量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00万辆目标,不仅一举夺得了中国汽车年度销冠,也夺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培育的新能源品牌,多数月销量已进入万辆级别,但竞争格局尚未稳定。于清教强调,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这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产品、技术、资金、渠道、品牌力、智能化布局等方面的竞争力开始趋同,并且在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车市的竞争将更加惨烈。

多维度挑战交织

在于清教看来,电池新能源领域,风口与风险并存,多维度挑战交织,例如来自成本控制与品控管理、产能扩张与客户开发、海外布局与地缘政治、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资源保障与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在成本控制与品控管理方面,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务,已实现盈利的仅少数品牌,传统车企培育的新能源品牌,前期也主要靠燃油车业务输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化竞争新时代,各种竞争优势中,性价比是硬性指标,成本控制与品控管理的压力与挑战,将向全产业链传导。

在产能扩张与客户开发方面, 近年来,百亿级项目成为常态,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容,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大,或主动或被动,持续扩大规模将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产能扩张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结构性、周期性、局部性的过剩,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把握扩产节奏,挑战不小。产能扩张应根据现有及潜在客户需求,适度超前,但不可盲目跟风投资。此外,识别客户风险非常重要,产业链企业须重视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降低单一大客户或衰败的风险。

在海外布局与地缘政治方面, 国内电池厂海外建厂速度目前相对于日韩,特别是韩系企业速度要慢,但未来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容,国内企业出海速度肯定会加快。不管是出口还是海外建厂,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关税壁垒高,运力紧张等困难有待克服。此外,还可能面对用工与用能成本、本地化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专利纠纷、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社会治安等挑战。

在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方面,在高性价比需求牵引下,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研发、生产、管理等模式正在不断演进,技术创新能力与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竞赛愈发激烈。

在资源保障与回收利用方面,随着行业内卷加剧,上下游价格博弈升级。目前碳酸锂期货与现货吨价双双行至10万元关口,低品位资源项目面临亏损。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材料、设备等多个领域,价格战也在蔓延。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电解液的销售均价已经跌至3万元/吨以下,较年初腰斩。价格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行业健康发展,资源保障重要性凸显。动力电池回收作为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的方式之一,“小、散、乱”的整体产业格局尚未改变。强化监管与规范、确立商业模式迫在眉睫!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23年,由于需求增幅不及预期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干扰,电池新能源行业“卷”度空前,“降价潮”“去库潮”从年初蔓延至年尾,席卷产业链各个环节,头部企业压力重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不过,从横向对比各行各业来看,电池新能源赛道景气度与风口依旧,虽然增幅放缓趋势明显,但增长的确定性不改。

展望未来,挑战下蕴藏机遇。挖掘电池新能源领域投资机会,于清教建议重点聚焦:新能源矿产资源的保障,充分挖掘细分市场增长潜力与新风口创新红利,以及产业链股权投资和智能装备国产化机遇。

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除了现有锂电池技术与工艺的创新,下一代电池技术已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大规模应用潜力在2030年或将得到初步验证。

在股权投资方面,尽管电池新能源行业内卷加剧,产业链企业优质标的依旧受热捧,并购入股频发。车企、电池厂、材料企业、设备厂商等上中下游产业链股权投资仍存在大周期和优质标的。下游企业正通过产业链股权投资,深度绑定,提升经营稳定性,降低风险。

于清教最后总结说,掘金电池新能源赛道,一是要笃定赛道顺趋势,选对赛道,顺势而为,赢在趋势;二是风物长宜放眼量,投资电池新能源赛道,需要有眼界、有耐心,不畏浮云遮望眼;三是精耕细分勇创新,在当前的下行调整周期下,精耕细分赛道,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更容易穿越周期,实现蝶变跃升。

【责任编辑:肖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