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清华大学与创为新能源达成合作研发意向 发力动力电池安全研究-行业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清华大学与创为新能源达成合作研发意向 发力动力电池安全研究

清华大学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

清华大学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

5月11日消息,近日,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欧阳明高教授项目组与创为新能源达成合作研发意向。

清华大学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及先进材料和新型化学电源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项目,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实验室在锂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含硫聚合物正极材料、合金负极材料、凝胶电解质、高比能量锂硫电池、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钛酸锂动力电池及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创为新能源”),在电池安全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动力电池热失控技术的研究,依靠专有技术——动力电池热失控模型,研发了具有智慧内核的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器。公司坚持以创新、安全、通用、可靠为产品理念,不断升级、迭代,形成了“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产品体系。另外,创为新能源设有产品工程院和技术研究院,紧跟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一线新能源汽车企业、电动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保持密切合作。

2017年5月6日——7日,创为新能源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技术研讨会暨国际论坛。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及安全技术的最早研究者和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的创领者,创为新能源首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引领电池箱热失控监测及自动灭火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创为新能源技术总监李明明在论坛上做了创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技术应用及案例分析的学术报告,将创为近几年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方面的科研工作及成果做了汇报。

创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为横向、纵向、垂向三维,纵向为多传感器的数据冗合,即对多组同环境下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多次拟合,模拟不同材料、不同环境的数据表征曲线,可靠准确的判断火情阶段;横向为对传感器的历史数据进行连续时间算法,排除噪声干扰,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阈值法监测方式的漏报、误报、预警滞后问题,实现早期可靠预警;垂向采用穿刺、钝针积压等不同方法模拟不同类型不同容量动力电池热失控过程。通过三维融合,用数学手段,以大量实验及真实运行数据为基础,归纳热失控导致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神经学原理,形成极早期、高可靠、自运行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实现电池火灾隐患的早期预警和智能控制。大量实车运行中发生的预警实例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在此次报告中,创为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在实车运行中发现的多次漏液等热失控预警实例,受到了清华大学及众多参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高度关注,创为技术也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创为新能源受邀参观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

创为新能源受邀参观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

创为新能源受邀参观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

会后,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欧阳明高教授项目组冯旭宁博士特别邀请创为新能源到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室参观,并就合作研发事宜就行初次沟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