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提升新材料产业链 绿色储能领域渐热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4-12-17 00:40:45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在天津一阳磁性材料公司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利用宝贵的稀土资源,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力度,进一步在产品精细化上下功夫,生产出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
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确定多层级、多渠道投入650亿元,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新型功能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稀土钕铁硼永磁体材料,在年产5000吨一阳磁材项目基础上,再引进11家磁材企业,形成产业聚集,优化空间布局。同时,积极发展高温超导材料,建成国内唯一的超导电缆生产线,加快研发二代钇系高温超导电缆。
——先进复合材料领域。迎合新兴市场需求,滨海高新区引入9家树脂基复合材料企业,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距型风能叶片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天津风电产业的自配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建成投产了年产30万吨金属基复合材料项目,填补了天津铜钢复合板带生产空白。
——绿色储能材料领域。瞄准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巴莫科技通过氧化钴锂提档升级改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贝特瑞一期投产二期启动,锂电池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份额达55%以上;天津金牛投资3000万元扩产提速,锂电池电解液年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金属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铝合金材料,先后建成金锚高强韧铝型材生产线、银锚铝业高强高精中型材生产线、港铝耐腐蚀铝合金无缝管生产线;忠旺铝业高精度铝深加工项目预计2015年四季度投产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高强、高韧、耐蚀铝压延材生产基地。同时,还建成了东义镁制品年产10000吨镁合金项目、合荣钛业项目等。
——纳米材料领域。坚持产学研用结合,相继开发生产出纯金属纳米颗粒材料、纳米金刚石发动机油、纳米氧化铝粉体材料、纳米银医用材料、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等。并依托国家纳米产业基地,打造年产值300亿元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区,做大做强天津新材料产业。
截至2014年底,共有26个新材料项目被列为天津市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达584.38亿元,占规划总投入的89.9%。同时,还建设建成了中国有色集团天津新材料产业园、立中车轮工业园、英利光伏产业园、富通集团天津滨海科技园、蓟县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园和皇泰多金属复合新材料产业基地、天龙钨钼稀土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金鹏中高端铝型材蓟县生产基地、恒景镍铬再生合金材料示范基地等,全面推进了新材料产业集约集成集群发展和提质增效升级。
到2016年,天津新材料产业年产值将从2011年的411.88亿元递增至2000亿元,倍增效应达到1比4.85。进而在全市“万企转型升级”中发挥出引领推动作用,并为天津工业打造“专精新特”拳头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