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国轩高科青岛建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配套北汽新能源-公司-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国轩高科青岛建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配套北汽新能源

11月27日,国轩高科年产10亿AH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奠基仪式在青岛莱西市举行,标志着国轩与北汽新能源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该项目是国轩高科以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为依托,配套建设的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主要为北汽新能源提供动力电池配套,共同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信息点

1. 国轩青岛建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以配套北汽新能源15万辆产能

2. 国轩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开展更多领域合作

3. 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大幅提升新能源车产能需求

国轩青岛建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国轩高科是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电芯、动力电池组、BMS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据国轩高科副总裁王勇介绍,青岛莱西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25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3亿AH动力电池生产线,将于2016年投产,年产值约25亿元。项目二、三期将分别于2017年、2018年正式投产,并最终在2020年前形成年产10亿AH动力电池产能规模,据悉,项目完全投产后,将具备配套10万辆电动汽车的年产能力。

国轩青岛建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国轩青岛建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此次国轩高科配套建设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将有力满足北汽1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求,而考虑到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超速放量趋势,预计北汽莱西基地的15万辆产能将加速投放,国轩高科的10亿AH产线有望于近期正式启动建设,并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北汽。

据悉,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于2014年9月2日开工,项目一二期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一期完成总装、涂装及焊装三大工艺的车间建设、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并形成5万辆生产能力。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表示,莱西生产基地是北汽集团在北京以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继8月20日,首批纯电动汽车交付后,现正紧锣密鼓建设筹备二期工厂,目标建设2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同时,莱西工厂也是北汽集团保持中国第一,进军全球第四的2020战略中最重要的产业基地。从国轩高科莱西工厂的规划产能来看,2020年将可满足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50%以上整车产能配套。

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国轩高科同时与北京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结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在海外研发平台、合资建设电池厂、合作运营换电模式出租车以及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等领域开展更有深度的合作。

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双方经营范围将包括装配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筹备新能源汽车整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项目;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系统零部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

#p#

据悉,国轩青岛基地的建设是其向华北地区市场进军的关键一步,并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电池生产线。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品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该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轩高科配套北汽纯电动乘用车的北方中心。

未来,北汽新能源将与国轩携手联合设立美国硅谷研发中心,旨在开展技术研发、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承接国内的产品开发项目、挖掘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寻求国际化合作。

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大幅提升新能源车产能需求

眼下,随着政府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以及取消限行限购,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据统计,2015年10月,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17万辆,同比增长8.5 倍。北汽新能源是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的龙头企业,2015年10月累计12688辆,暂列国内第一。据了解,北汽新能源今年实现产能比去年翻了四番,预计到2020年,产能将达50万以上,这意味着莱西生产基地将实现北汽40%以上的产能规划。

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大幅提升新能源车产能需求

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大幅提升新能源车产能需求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选莱西基地核心价值在于其市场基础大、产业基础好,以及全国布局位置重要性,目标打造国内第一家集整车生产销售和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配件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眼下,北汽牵手国轩共同设立青岛莱西动力电池工厂,为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做好充足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