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互联:应该少放些空炮 多做些实事

汽车互联:应该少放些空炮 多做些实事

      这是一组“命题作文”。在辞旧迎新之际,互联专刊的三位成员用一年来的观察、思考、梳理,从各自的角度写就对2015年汽车互联行业的猜想。2014年,传统汽车行业迎接着新兴互联网行业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有矛盾、有火花、有收获、有反思。是的,这个汽车新兴领域从不缺新闻,更不乏热点,这种局面势必将在2015年延续。在喧嚣背后,我们选择冷静;在浮华面前,我们更愿归真,带着对2015年的美好祝愿,我们希望与互联汽车人脚踏实地、携手同行。 

  每到年关,我们总会去回顾过去一年都干了些什么,再去想想下一年又该干些什么。对于2014年的汽车互联领域,最直观的印象是“热闹”,形容得贴切些是“喧嚣”。而此时,若要说点对2015年的猜想,那就是——新的一年是趋于平静还是愈发聒噪?这一波喧嚣之后,留下的是沉淀还是泡沫?

  对于问题的答案,笔者的希望是,平静、沉淀。

  说到这里你一定明白,笔者是要唱些反调了。的确,无论是车联网还是汽车电商,2014年都是取得跨越式进步的一年,奠定了汽车全产业链变革式发展的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值得肯定,但“林子”大了,勤于叫嚷拙于振翅的“鸟儿”也多了。

  于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汽车业的时候,一大批创业企业和创新业态纷至沓来,惊喜之余,我们也能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

  一是鼓吹业绩。

  还记得“双11”大战吗?今年“双11”战锣敲得早、鸣得响,各汽车电商平台晒出的成绩单也令人惊羡不已。短短的24小时就实现了数十亿元乃至超百亿元的预售额,不得不让厂家、经销商唏嘘。

  成绩固然值得庆贺,但细细想想,这毕竟是在人为操作促销手段下的一种消费释放,而非常态化事件,真正的市场需求总量并无增加,华丽的数字并不能承载更深远的意义,且众所周知,这其中还有订单转化率的问题模糊着。然而,电商平台们却对“数字比拼”乐此不疲,将数字进行华丽包装,在各个场合反复且高调宣扬。

  在二手车领域,笔者听闻,一些平台为讨喜投资人,也将交易数字刻意夸大,甚至收买线下“车虫”将线下交易量变身为线上。

  在后市场电商中,诸如上门养护APP、洗车APP、在线社区平台、各类用车平台等,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订单量、交易额等数据维度,虚报、夸大的现象已经稀松平常,不乏“大言不惭”者。

  二是攀比融资。

  由于盈利模式不明朗,当前在车联网、汽车电商领域的创业公司,几乎所有都是处于“砸钱谋生”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格外迫切。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它们渐渐地形成一股风气,但凡融了一笔钱,就立刻广而告之、大肆炫耀,唯恐天下人不知。

  当然这也并非所有人的初衷,但竞争对手这么做,自己也被“裹挟”着这么做。曾有企业人士这样对笔者说:“否则从士气上就弱了啊。要的就是让竞争对手紧张、‘肝儿颤’。”

  于是,融资事件成了最热门的新闻。笔者甚至还听闻,很多对外宣布的融资额是“注了水”的,有的甚至夸大一两倍,要的只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从气焰上更胜一筹。

  一轮轮融资乃至最终的上市,仿佛成为创业的终极目标与成功标志。笔者想问,创业的初衷去哪儿了?

  三是夸大模式。

  现如今,各种 O2O、B2B、B2C、C2B、C2C 等代号般的名词纷纷涌现,五花八门。事实上,当前很难有一种被公认为汽车互联某个领域的最佳模式,几乎都处于“混战”与摸索阶段。

  然而,关于模式的争吵却一直不消停,都说自己的好。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企业做着自己所标榜的模式,却“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着互联网流行语“入口”的旗号,还想要干着其他模式的事。面对那些被描画出的“理想”,笔者也想问,“立场”何在?“专注”何在?“坚守”何在?

  在这个新年的当口,笔者想说一句:2015年,该是沉静下来、踏踏实实耕耘的时候了。真正的竞争力体现于实实在在的服务,其他都是虚无。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