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中日美欧频出新招

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中日美欧频出新招

  借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等优势,燃料电池汽车被视为未来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的代步工具,成为21世纪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能源汽车之一。

  为此,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早早制定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图。这对于中国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十二五期间,中国在相关规划纲要中也将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列入新能源汽车之列,并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日本

  日本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基本上由政府计划和引导。尤其在刚刚起步的技术验证过程中,日本彻底执行了政府引导计划,实行限定出售,面向丰田、本田、日产等车企购买燃料电池汽车。

  其具体发展路线为:2002~2005年为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验证阶段;2005~2010年为开始试用阶段,计划至2010年生产燃料电池车5万辆以加速燃料电池汽车的实用化;2010~2020年为普及阶段,计划普及燃料电池汽车500万辆,开始扩大市场规模;2020~2030年为真正普及阶段,以民间为中心自发扩大普及率,计划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达到1500万辆,在日本全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5。

  美国

  与日本不同,美国以车企为主导,政府协作的方式展开燃料电池汽车研究。在开发阶段,美国研究理事会(USCAR)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汽车研究理事会(USCAR)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公司)组成的一个合作开发竞争前沿技术的机构。2002年,美国能源部与美国汽车研究理事会成立协作机构,共同开发经济性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技术。

  2006年,美国启动国家燃料电池公共汽车计划(National Fuel Cell City Bus Program,NFCBP),以继续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示范工作。

  2010年,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氢能源计划”(Hydrogen Posture Plan),计划概括了能源部准备开展的重大活动及交付成果。目的是推动美国向以氢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转变。

  欧盟

  2008年5月20日,欧洲议会通过《氢能源和燃料电池联合技术发展计划》,提出,提供10亿元科研经费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平台:战略总览》,欧盟力图用10年的时间做好前期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工作。从2010年开始,以五年为节点,争取到2020年,车用燃料电池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行。实现商业化的下一阶段工作将重点关注氢燃料的应用与运行。

  此外,还规划了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四个阶段:从大规模、综合性示范运行开始,经过扩展燃料供应网络,做好欧洲主要汽车市场准备两个阶段后,最终逐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行。

  在欧盟整体部署下,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布局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以德国、英国为例,2012年德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计划新建35个氢燃料站,到2015年德国氢燃料站数量将达到50个。英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保有160万辆左右的燃料电池汽车,力争至2050年燃料电池汽车在英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50%。

  中国

  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中国采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借助科研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联合企业共同制造燃料电池汽车。

  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国家863计划从“十五”开始扶持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同时大力支持动力平台技术和整车集成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强调整车和动力平台的引领与带动示范作用。通过充分的创新挖潜,攻克了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和适配等关键难点,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电电混合、平台结构和模块集成为技术特征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平台。

  这一时期成功开发了“超越”系列、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上汽集团“上海牌”、奇瑞“东方之子”、长安“志翔”等燃料电池轿车。

  在规划发展路线方面,我国立足本国国情,基于现阶段的技术基础,把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产业化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示范运行,找出薄弱环节,攻克技术难关,实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小批量试制;第二步,争取至2020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第三步,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电动汽车水平相当,并且实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

  在推动车辆应用方面,我国主要以购车补贴形式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近期,由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2015年燃料电池乘用车购买补贴标准为18.00万元/辆,2016年补贴增加两万元,升至20.00万元/辆。

  目前,尽管中国还没有一款国产燃料电池汽车实现批量生产,但是目前来自上汽集团的消息,预计今年这种局面有可能突破。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