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引领革命性变革 中国将成全球储能建设主战场

储能引领革命性变革 中国将成全球储能建设主战场

当前,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和气候变化的日益恶化,有力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普及应用可再生能源,对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储能技术发展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的必要条件,它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使间歇性、低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得以广泛、有效利用。

为此,今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储能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先进储能技术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政策推动不遗余力

1月26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委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并编制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重大课题研究报告。

3月,被称为新电改方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正式下发。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8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发布的“9号文”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要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近日表示,当前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孕育发展,由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构成的“能源互联网”势在必行,“能源互联网”集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最为关键的新能源技术、电网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而智能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服务于大电网,而且服务于电力终端用户,可以解决精确供能、电力需求侧管理、电网自由接入、多电源互动以及分散储能等问题。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吴鸣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首次在国家层面肯定了微电网发展的政策地位,为微电网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出台,都已紧紧围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的宏伟战略部署,把做好可再生能源规划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战略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政府应抓住储能技术处于突破前夕的机会,利用产业规模与市场优势,推进各种技术的电池储能研究与产业结合,争取在其他国家的前面,早日实现电池储能大规模应用。”

今天,全球正在发生一场以低碳、环保经济为代表的深刻变革,作为现代经济高效发展核心动力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应用正面临一场空前的革命。以节能环保、能源互联网、微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技术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制高点。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指出,储能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新时期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储能技术正处在历史上最具活力的创新期,也是今天人类创新成效的关键技术领域之一。

“当前以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电力正在逐步改善传统的电网结构,为构建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提供能源,但无论是风电还是太阳能发电,其自身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特征,其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必然对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必须要有可靠的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和缓冲。”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宏大构想。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方向,需要更多的新能源接入,同时电力的控制系统、分布式电源、工业节能、家庭储能、电动汽车风光储充(换)电站、分布式能源及智能微电网将实现越来越广泛应用,储能技术将是协调这些应用的重要一环。”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