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助推制造业升级 智能装备业有望获政策扶持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4-12-08 02:50:40
2014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将于12月19日在成都举行,工业4.0战略、中国工业2025战略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成为会议重要议题。另据了解,工信部拟出台多项措施,从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产业资金支持、搭建产需对接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推广机器人应用。
近期机构密集调研工业4.0相关的机器人公司,作为工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机器人产业在系列政策扶持下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3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及系统产值约1000亿元,带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另外,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内技术的成熟,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由于人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运用更具人工智能化的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已成为全球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海外科技巨头已纷纷布局,2013年下半年谷歌公司曾接连收购近10家机器人公司,布局智能装备产业。另外,富士康、苹果也纷纷投入巨资,推广机器换人战略,进一步提升电子制造水平。
在制造业升级要求和人口红利下降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机器换人战略,浙江2013年率先提出机器换人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重庆、上海等地也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重庆计划是在5年后达到500亿元的产值。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仅5%,美日德的这一数据达到15%-25%,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机器人密度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国内每1万个工人配备量仅约10余台,相比全球平均数值为58 台,提升空间巨大。2013年工信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2020 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机器人主要由高精度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组成,就成本占比来看,减速器约占三分之一,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各占20%和15%左右。目前国内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高达90%,主要由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企业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所控制,进口替代空间大。
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以机器人为重点抓手的工业4.0战略,将加速智能制造的进程。公司方面,巨轮股份研发的机器人高精密RV 减速器,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公司刚完成定增方案,募集10亿元加码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设。此外,公司作为第一主发起人正筹建“粤商银行”。秦川机床主营精密数控机床,目前正在积极推进9万套机器人减速器生产线项目,争取实现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近期获得银河证券、嘉实基金集体调研。林州重机与中科院合作机器人研发,并涉足机器视觉领域。另外,公司提出的五年发展计划,将重点转型工业机器人领域。
【相关阅读】
新一轮产业革命临近 “工业4.0”概念望掀热潮
自从“工业4.0”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这个新名词就成为国内政府、学界、业界以及媒体的“新宠”。而目前来看,在短期内,“工业4.0”也有望成为A股市场未来新的炙手可热的概念。
工信部拟推八大措施扶持机器人产业 设专项基金
11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透露,工信部考虑从八大方面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示范中心将启动
从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获悉,为了促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示范应用和创新发展,该联盟将从2015年起,率先在国内10个主要工业城市集中布局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示范中心和智能制造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