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昌:集中战略资源支持新能源车发展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3-09-08 03:51:52
在连续成功举办八届之后,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第九届)正式于9月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责任与未来"为年度主题展开交流和研讨,30余位国家部委领导、200余位企业集团高层、7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等共计700余位汽车行业精英齐聚天津,分享一年一度的汽车行业饕餮盛宴,共谋汽车产业未来发展。
以下是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陈家昌演讲实录:
陈家昌:首先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会,这个论坛开办这么多届成为我们国家发展非常有影响的一个论坛,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昨天万钢部长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对我们中国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了全面的阐述,非常重要。应该说他的报告是高屋建瓴,催人奋进的,非常全面的,今天我想按照万部长大的思路在一些具体工作层面上,给大家一块交流一些个人的体会。
我想主要谈两点跟大家交流,都是一些个人的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希望跟大家一块讨论。第一点,关于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和示范推广这项工作,在最近几年所发挥的作用,我个人体会到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历程看,应该说我们国家在十五期间,我国的电动汽车应该说是一个技术研发和技术准备的时期。国家投入了8.8个亿开始规模化组织研发,带动了企业的投入20多个亿,十一五期间,政府层面上推动力度更大,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个部委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我个人总结起来大概五个方面,一个是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一项新的技术研发出来之后,需要市场和用户的考验,以面能形成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三年经历了新能源示范推广应用所形成的规模化的市场,有效的带动了企业的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促进了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昨天万部长都讲了,比如说目前来看,我们电力公交车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了,推广应用示范也非常好,另外乘用车的成熟度也不断的在提高,取得了非常快的进展。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近几年来整车和电池、电机的零部件企业加强合作,整车牵头带动零部件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发展事态。
第三个,我想示范推广工作带动了我们商业模式的创新,一项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特别是新兴的产业的产品出来之后,在市场上市的初期,消费者未必就非常认同。所以生产成本不可能达到最优的状态,需要新的模式加以推广。在这一方面很多地方,很多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像合肥、深圳、杭州积极探索、创造出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说定向销售,整车租赁,融资租赁等等一些商业模式。对新能源汽车也是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客户使用环境。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 陈家昌
第四,带动了对新能源汽车支持的政策环境条件的改善。大家知道对于新能源汽车我们国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的,那么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出台了规划,无论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还是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还有最近国务院出台了节能环保的政策,在里面都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要发展的任务。在有一些地方积极的探索出台一些支持政策,电动汽车不摇号,好多地方都在探索。
第五,我个人认为通过示范推广工作应该说也培育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实际上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记得从交通来看,从交通发展的历史上看,我们当年蒸汽机车,也就是现在叫火车,火车出来的时候,也是大家都不看好,甚至出台一些规定,现在想起来很可笑了。要进城的话,必须前头55米的地方有一个人打着小旗在前面跑,告诉大家火车来了,还有拿火车和马车比赛。一项新的技术,一项有生命力的技术出来,不是因为你有生命力被大家认可了,通过三四年的示范,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从国际上来看,我们国家做示范推广工作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在做,国际上大家都是探索这一方面的工作,归纳起来我觉得从国外的情况看,示范推广工作有几个特点,一个是都有系统化的、框架性的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的计划,在国家层面上有顶层的设计。第二个特点是大家都非常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制定相应的支持扶持政策,第四个特别注重监控和效果的评估,这一方面国外做得非常好,我们国家也在做,应该说大家的做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以上是我对我们国家三年多来示范推广工作的一点个人的认识。
第二点,一些问题提出来跟大家探讨,没有现成的答案。关于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有很多政策出台以后不会立竿见影,也就是所谓政策效果有滞后的效应,比方说科研政策也是如此。我们在基础研究可能经过五年、十年的基础研究,也可能有一项比较带有根本性的突破,那么在技术研发里头也需要持续性的支持,我们政策才能充分的显示出它的政策效应。
从这十年来从科研方面,因为科技部对电动汽车是支持研发的政策一直没有变,一如既往,大力的支持。政策效果来看,现在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十五期间主要做技术研发,那时候没有多少辆车,经过十一五,我们在技术研发上继续支持,在示范推广上大力的扶持,现在已经成了很大的规模。
对于未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有一些思考的问题,比如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稳定政策的预期,协同、综合的推进工作。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有着巨大的环保效益。稳定的政策支持是一个通行的做法,同时产业培育期的投入,也是对其长远环保、经济贡献的一个补偿。支持政策的目的在于开拓市场、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激励企业创新,避免市场的动荡。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政策都出台了,比方说政府率先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这项工作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在积极的推动落实。比方说对于电动汽车不摇号,不限行,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有些已经落实了。还有一些政策希望提出来大家共同思考怎么去推进?比如大中城市中心区非常拥挤的地方,能不能给新能源汽车在停车、在收费方面创造一些便利条件。应该说从我们国家大的政策上对于环保,对于节能,是一个大的方向,这是肯定第二步可以做的。怎么在具体的措施上跟上这是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第二方面的问题怎么能够深化我们的改革,破除体制机制上的一些障碍,开拓新兴的市场。市场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大的引力。目前像新能源汽车在一些公交、公务、出租、租赁这些方面的应用已经开展了,特别在一些新兴的应用领域。比如日租车、物流车怎么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还有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需要解决的东西,问题。这一块也是我们在思考怎么去推进的一个地方。
第三个在思考的,怎么能够创新支持政策,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好多用户说我买一辆车没地方充电,充电不是太方便。那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要求,我们怎么去建设我们的充电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条件。我想首先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在顶层设计上,要加强一些。这个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明确新建和再建这种建筑物场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备要求等等。等于你跟建筑相关的,我老百姓自己拿回车,开回去,往哪停,怎么充,都是跟建筑规划,建筑标准相关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想国家应该做一些这一方面的标准研发、政策研发的研究和制定。同时要加强充电设施的技术标准、建设规范、检测方法,监管细则这一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充电、换电服务的行为。
另外一个还是要发挥电力公司在基础网络建设、电力调配的供应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同时积极鼓励和调动民间的资本,投资充电设施建设。特别是像停车场的经营者,租赁物流车的运营者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叫电力基础网络专营充电增值服务开放的模式。我们是希望大家如果有积极性可以探讨这样的方式,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
总而言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首先在于它的战略性,需要国家顶层设计、规划、集中战略资源加以支持。就在于它的新生性,需要克服技术瓶颈和产业壁垒,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在这里我也特别呼吁对于新生事物,我们要有宽容的心态,要有前瞻的眼光。刚才我讲两百年前火车之父斯蒂芬逊,刚发明蒸汽机的时候马车都要跟他竞赛,跟他赛跑,一百多年前汽车之父奔驰先生把他的产品交给他夫人作为礼物的时候,他夫人也感到没地方去加油。一百年、两百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火车,我们的汽车都成了我们必需品,所以今天我个人感觉我们新能源汽车,也是处于相同的地位。五年后、十年后,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大家非常方便的一个交通工具,这样的交通工具不单单为我们提供出行的方便,也是我们对人类的环境、生态做的一个贡献,为了创造一个低碳的、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的未来,我呼吁大家一起支持我们新能源汽车,让我们一起行动,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