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确保订单交付率100%!利兴新材电解液溶剂全球竞争力持续强化-公司-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确保订单交付率100%!利兴新材电解液溶剂全球竞争力持续强化

利兴新材CIBF 2025现场展台图片

利兴新材CIBF 2025现场展台

能源财经网5月20日讯(常青 广东深圳报道)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前4个月产销量为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万辆。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规模化、体系化优势,新能源形势持续利好。电池作为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跨越式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52.8%。

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下,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作为核心材料之一,其技术与市场格局的演变牵动着整个产业链的神经。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利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兴新材”)凭借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的双轮驱动,已成为国内电解液溶剂领域的新锐企业。

“从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电解液溶剂出货量来看,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20%,大客户新签订单稳定,新客户订单增多。”利兴新材市场负责人孙钦鹏在CIBF 2025期间对能源财经网讲道。

利兴新材市场负责人孙钦鹏

利兴新材市场负责人孙钦鹏

技术降本与产能扩张构筑护城河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在锂离子电池的带动下,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66.2万吨,同比增长26.7%。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152.7万吨,同比增长34.2%,增速进一步提升,且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90%以上。

孙钦鹏表示,相比同类碳酸酯溶剂产品,利兴新材的碳酸酯溶剂在满足客户质量需求的同时,成本优势明显,适配多种电解液,性能优良。

资料显示,利兴新材成立于2015年,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作为创新驱动型锂/钠电池电解液溶剂及环保溶剂研发及生产制造商,公司主要产品为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等,主要为新能源、聚氨酯、皮革及铸造企业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孙钦鹏强调,“公司出货量持续增长得益于其持续的技术降本和精准的客户服务策略,可满足头部电池企业对材料一致性的严苛要求。”

据悉,利兴新材目前正在规划11万吨碳酸酯溶剂装置建设,每一份订单确保交付率100%。

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从出货结构来看,中国继续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最大动力。因此,近年来,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布局也逐渐由国内拓展至海外。

据了解,为紧跟电解液龙头企业步伐,精准、高效地服务于海外客户,提升公司全球影响力,利兴新材打造了更加广阔及稳定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组建欧洲VMI及美国VMI,满足全球电解液溶剂供应链需求,目前已经完成建设和使用,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技术创新与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电解液溶剂行业正面临技术路线的重大变革,利兴新材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早在数年前便开始布局相关技术储备。

“近年来,公司一直在加大研发技术方面的投入,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专利发明40多项。”孙钦鹏讲道,公司一直关注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做好抓住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能源财经网了解到,利兴新材高度重视产品科技创新,生产及研发能力强劲,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成立产学研基地及联合实验室,与临沂大学成立应用研发中心,开拓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并解决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应用问题。

同时,在新能源行业“卷成本”“卷产能”的背景下,利兴新材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以绿色制造和客户协同构建竞争壁垒。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利兴新材专注产品质量管理和环境安全,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主要产品通过16949体系认证和欧盟REACH正式注册。

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也将进一步拉动溶剂需求。能源财经网注意到,利兴新材目前也处于上市辅导期,随着IPO进程的推进,未来也将为其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从市场规模来看,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为409.8亿元,同比下滑21.5%,延续了2023年同比下滑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电解液价格的下滑。白皮书显示,2024年12月,中国电解液的销售均价已经跌破2万元/吨的地板价。

“随着电解液市场新增产能的投入,导致目前产能供大于求,价格跳水已成必然。”在孙钦鹏看来,目前电解液溶剂市场也是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未来溶剂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提高。利兴新材也在积极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结语:

孙钦鹏表示,未来三年利兴将聚焦主业,布局碳酸酯、羧酸酯、醚类溶剂,持续优化生产能力,打造全球全品类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供应体系。同时,公司将成立利兴新材料欧洲和美国公司,与广大客户并肩前行。

可以看到,利兴新材正在以技术创新应对周期波动,以全球化视野打破市场边界,以客户协同重塑产业生态,逐渐成为全球电解液溶剂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条进阶之路,注定充满挑战,同样也饱含机遇。

【责任编辑:常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