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将取消生产资质(2)

应避免重蹈“家电下乡”覆辙

通过非法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现象,曾经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2009~2012年,随着“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产品惠民”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出,在家电甚至汽车行业中,利用虚假客户信息、多报销量,骗取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了市场虚假繁荣的假象,而且也令一些厂家盲目扩产,一度造成行业混乱的局面。

“如果‘骗补’现象出现在运营车辆中,这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汽车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

眼下,新能源车行业正因巨额补贴出现销量虚高的苗头。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长明表示:“在新能源车的上牌量和销量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一差距则被媒体解读为一部分为已经销售还没有上牌的车辆,还有一部分则去向不明。

“正是因此,2015年下半年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电动车‘骗补’的事情进行暗访,违规企业名单和处罚措施很可能将发布。”王敏透露,“根据我掌握的信息,骗补企业轻则需要退还补贴,重则可能面临被吊销生产资质的可能。”

2015年11月25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文件称,《关于报送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专项检查工作负责人的通知》,并表示根据工信部装备司的安排,拟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对此,一位大型电动车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一致性检查主要是针对上述通知涉及的产品相关信息与实际生产产品信息的一致性。这次检查的目的之一,也是调查部分电动车生产企业通过不正规的手段生产或组装电动车,以获取补贴的情况。”

而上述汽车行业协会负责人则表示:“相关部门需要重新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以及监管机制,避免漏洞对新能源汽车这种刚刚萌生的新事物带来不利影响。”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