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辉:不忧心产能过剩 做电池质量为先

孟祥辉:不忧心产能过剩 做电池质量为先

  奥冠集团总经理孟祥辉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11月23日讯(肖何 陈语 武汉、北京报道)在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0万辆等政策刺激下,动力锂电池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数十家上市公司公布扩产增长计划,押宝动力锂电池,大量资本融入动力电池产业。据中国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资就达600亿元。动力电池行业的疯狂布局,引发业内人士的担忧:未来两三年动力电池有可能产能过剩。

  对此,奥冠集团总经理孟祥辉在接受中国电池网独家专访时表示,“有新闻形容中日韩电池产业,中国‘疯’,韩国‘抢’,日本‘静’。我觉得整个行业需要冷静地看这个事情,中国企业需要技术和研发沉淀,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做,不要等到大浪过后又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锂电池规划产能增至3亿瓦时 不忧心产能过剩

  “奥冠集团2014年锂电池产能是1亿瓦时,今年的目标是3亿瓦时。”孟祥辉表示,“奥冠集团是有锂电池扩产计划的,但我们也在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规划的产能是3亿瓦时,我们计划从现有的产能一步一步往上提升。我们做电池做了三十年,我个人体会,做电池一定要质量第一,千万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盲目扩产。”

  在孟祥辉看来,动力电池市场销量起来以后,成本会相对下降,下游汽车工厂也会跟着放量,以目前中国电池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特别大,就算几千亿的资金投入到电池行业,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动力电池库存积压。目前需要担心的问题是,动力电池产能不一定过剩,但产品品质、产品工艺路线可能会出问题。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比容量一直突破不了200WH/KG,如果不注重技术研发,可能会被类似石墨烯电池、锂空或锌空电池、超级电容等技术颠覆现在投资的锂电池。

  引进德国工艺和设备 进行“本土化”改良创新

  孟祥辉作为一名专家型领导,在其带领下,奥冠集团始终注重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

  奥冠集团和德国颇有渊源,孟祥辉曾在德国学习电化学专业,首席专家又是原德国电池的总工程师。孟祥辉介绍,目前有三位德国专家常驻奥冠集团,一位负责材料,一位负责监控设备,一位负责电池性能。孟祥辉深信德国电池行业的发展可以成为中国公司借鉴的模板。

  “我之所以去德国学习电化学专业,是因为德国的化工产业比较先进,当时德国的几大支柱性产业就是电子、汽车、化工、机械,德国在一战、二战时期的电池技术就积累得相当成熟。我感觉德国对我们的电池最大的借鉴就是,电池还是要以材料为主,一个国家电池材料的水平决定了其电池水平,电池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要有材料基础科学为支撑才能做起来的产业,德国有很多科研院所都在研究电池材料,很多最前沿的专家在进行电池材料最基础的研究,从这一方面来说,我觉得德国人还是比较扎实,我们国家相对来说,比较追求‘短平快’,中国电池行业在基础研发方面需要加强。”孟祥辉表示,“平时大家只看到中日韩在锂电池行业做得比较多,欧美国家做得少,但其实所有的基础材料、材料的前驱体都是德国提供的,例如我们用的磷酸铁锂、石墨还有电解液的前驱体或者说制备材料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德国还有其他欧美国家引进的。另外,德国在电芯的生产制造方面可能做得少,但在设备这一块,始终在引领世界的潮流。我前段时间去德国考察了其电池产业链,像三洋、索尼、松下等公司从电芯设备到pack设备,绝大部分是德国做的。”

  奥冠集团引进德国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使胶体电池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孟祥辉介绍,目前奥冠所生产的铅酸电池都使用胶体技术。胶体电池在铅酸电池这个大类里是最环保,性能最稳定的一类产品,主要有两个优点:第一,胶体电池是果冻状的胶体,不会出现上下酸液分层的情况,不会有浓硫酸沉积在电池底部,这样的话它的使用寿命就会比较长;第二,胶体电池即使在损坏以后也不会有酸液流出,对适应环境、对设备都是非常友好的。

  在成本方面,胶体电池成本高主要是原材料价格高,这几年随着德国电池材料工业化生产,胶体电池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原来的比常规铅酸电池高30%,现在下降为高10%,但是胶体电池后期的使用寿命完全能弥补其前期成本高的缺陷。

  看好磷酸铁锂应用前景 做电池质量为先

  山东奥冠新能源的生产基地设在德州,德州是山东低速电动汽车基地,由于控制成本原因,大多数低速电动车企业使用铅酸电池,采用换电池或者充电的模式续航,因此有人认为,对于低速电动产业,锂电池比不上铅酸电池。对此,孟祥辉表示,山东很多汽车厂都是奥冠集团的客户,如今,不少低速电动车工厂在“双100”标准出台以后,都开始转型开发锂电车。奥冠集团很多铅酸电池客户,都是锂电池的潜在客户。

  “在性能上锂电池最优,从价格上讲,铅酸电池有优势,现在奥冠电池在努力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我们预见,未来铅酸电池车低速不等于低质,目前已经有一些低速电动车企开始转型,走高品质路线,向锂电车标准靠近。另外,现在锂电池以及锂电车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最近在北京车展上看到,几个大的车厂,例如北汽、广汽、长安都推出了价格在7万左右的锂电车,知豆就更不用说了,已经推出四五万价位的锂电车,目前铅酸电池车的价位在两三万左右,跟锂电车的价格差距在不断减少。未来一段时间,我认为铅酸电池与锂电池是长期互补,因为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当然,锂电池取代铅酸电池是未来的趋势。”孟祥辉解释说。

  关于锂电池路线之争,孟祥辉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因为磷酸铁锂主要是用在电动汽车上,综合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安全性三个方面的因素,奥冠电池始终坚持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所以会选择磷酸铁锂路线。当然,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相对于三元锂电池,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较低,平均在120WH/KG左右,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一直在提升,也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掺杂、改性、表面处理等技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甚至超过160WH/KG是没问题的,所以,奥冠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保持很大信心,目前奥冠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正朝着145WH/KG的目标去努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