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华为阿里入局充电桩领域 特来电们会紧张吗?-财经评论-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华为阿里入局充电桩领域 特来电们会紧张吗?

华为阿里入局充电桩领域 特来电们会紧张吗?

3月27日,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投资2500万元入股简单充,持股比例33.33%。这是蚂蚁金服首次涉足充电桩投资领域。3月31日,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解决方案,并正式上线高德充电地图。

而作为中国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华为也不甘示弱。5月20日,华为与特来电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全面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桩联网建设和智能充电业务发展,共同开创智能充电产业未来。

科技巨头们踌躇满志地进入充电桩领域,以特来电、星星为首的充电桩头部企业心情则很复杂,他们必然不愿将原有的市场份额拱手相让,但又期待华为和阿里能够为充电桩领域带来新的玩法。

或解盈利难题

早期,在政策补贴的支持下,各家企业的战略偏向快速扩张规模以抢占市场,忽视了对充电桩的合理规划,导致部分充电桩利用率极低,投入成本无法换取回报,企业因此承担着很大盈利压力。

目前,我国充电桩的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几乎仅依赖充电服务费。据申港证券测算,在目前服务费平均水平0.5元/kWh、新增直流桩平均功率110kW的条件下,充电桩利用率达到6%,即可维持8%以上的内部收益率。而2019年,北京、上海两地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仅为1.8%、1.5%,现有利用率下投资回报遥遥无期。

那么,在新基建风口下,科技巨头入局充电桩领域后,互联网思维能否解决充电桩企业的盈利难题?充电桩能否借此从孤立走向互联互通?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达沃斯”组委会秘书长于清教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年初他就做过预判,充电桩向充电网方向升级是必然。充电网建设先行者特来电已经实现盈利,并且获得13.5亿战投增资,就是很好的例证。新基建风口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充电网的布局也将日渐完善。

2019年4月29日,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为特锐德股东们写了一封信,正式宣布旗下从事充电桩业务的子公司特来电跨过盈亏平衡线,开始盈利。

于德翔指出,特来电备受投资者关注,5年时间累积投资50多亿,前4年累积亏损6亿,于2018年跨过盈亏平衡线,已经开始盈利。能够盈利的关键有两点: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转暖、研发投入及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因而销量大幅增长。

新基建风口下,特来电的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充电桩,而是一张巨大的安全、智能、互联的充电网。未来,特来电计划把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链接起来,把汽车、用户连接起来。对上链接起电网和新能源,对下链接千万级汽车、千万级用户。

而华为在建设、维护通信基站的过程中,已经在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领域有了深厚的积累。此外,华为网络能源产品线是华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线之一,2019年订货收入达到了46.7亿美元。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记者,华为、阿里等巨头入局,确实有希望加快解决充电桩企业盈利难题。这些巨头实力雄厚,同时,还有可能解决目前充电领域一盘散沙的问题,有助于充电桩加快从孤立走向互联互通的步伐。

合作多于竞争

从华为与特来电的合作来看,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技术互补成为双方牵手的重要原因。

作为全国最大的充电服务运营商,特来电现已覆盖全国334个城市,服务270多万电动车车主,客户量及充电量均位居行业第一。截止至201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310万辆,但截至2019年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仅121.9万台。未来,充电桩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内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充电效率低、充电桩质量差、支付环节繁琐、计费模块不够智能等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一现象或许将随着华为在智能充电领域带来的全新技术架构,迎来解决方案。

此外,华为在直流快充技术方面的积累也较为深厚。2020年4月,华为又发布了第三代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成为华为在充电桩行业默默深耕四年以来的首秀。该模块具备高效率、高防护、智能化、低噪声四大特点。该模块国内版支持30kW直流快充,最高效率可达96.4%,而目前市面上充电桩的转化率在94%—97%。同时,华为这套直流快充模块年平均失效率仅为0.6%,远低于业界均值的3%—5%。

“华为布局充电桩领域,目的是成为电驱、充电及电池管理系统等智能能源“增量部件”核心供应商。”于清教告诉记者,“华为目前的布局主要是直流快充模块,未来与特来电等现有充电桩企业更多是合作关系。”

与高调牵手特来电的华为相比,阿里入股简单充则相当低调。

据了解,简单充的经营范围不仅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成套设备研发、销售;充电桩安装、租赁,也包括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软件技术开发。该公司聚焦于停车场场景,是国内率先致力于整合停车系统与充电系统资源的充电运营商。

本次入股简单充的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也是蚂蚁金服负责投资业务的平台,但涉足充电桩领域的投资还是第一次。

在于清教看来,阿里入股简单充是通过创投公司上海云鑫来投资的,此前上海云鑫并未涉足过充电桩领域,这次的投资,更多的是紧靠政策提出的新基建做布局,未来会在充电桩领域投资多大,还得看投资收益,而充电桩运营领域的投资回报周期至少5年以上,目前大多数充电桩企业还未实现盈利。

墨柯则认为,华为、阿里入局充电桩领域的目的都是为充电业务本身提供增值服务,但具体来说,二者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华为希望凭借其5G、云计算、充电网标准技术,使充电桩变得更加智能,同时,运维成本变得更低,另外还可以接入车辆数据,实现数据交互等。总体来看,还是围绕电动汽车的使用来做文章。阿里则是要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充电网络,实现车联网、互联网和能源网的融合互动,侧重点在“融合”,将来希望赚的是“融合”的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思维——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

补充还是附庸

随着众多科技巨头入局充电桩领域,未来国内充电桩市场的格局也将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从数据上看,当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较高,头部运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很高。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特来电15.7万台、星星充电13.2万台、国家电网8.8万台,市场占比分别是28.5%、24%、16%。

“目前来看,华为、阿里才刚刚试水充电桩领域,对于现有充电桩头部运营企业不会带来冲击性影响。但充电桩市场未来的规模与前景毋庸置疑,科技巨头的入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充电桩领域的技术升级,加快行业向智能网联发展步伐。”于清教指出。

墨柯指出,这些科技巨头的入局,对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以直接充电服务为主的企业不会形成冲击,反而是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盈利难题。不足之处就是特来电、星星等可能会丧失发展的主动权以及行业的话语权,变成巨头的附庸。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