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高飞:发展无钴/少钴技术是推动电池降本的重要保障

ABEC 2020│第8届电池“达沃斯”论坛现场

ABEC 2020│第8届电池“达沃斯”论坛现场

电池“达沃斯”-电池网10月27日讯(陈语 张倩 长沙宁乡 图文直播)10月27-29日,一年一度的全球电池行业盛会——ABEC 2020 | 第8届中国(长沙·宁乡)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长沙宁乡隆重举办。本届论坛由ABEC(电池“达沃斯”)组委会、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主办,宁乡高新区独家协办,500余位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代表以及媒体等出席,在电池新能源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探寻自主品牌向上路径,共议产业健康生态链的构建之道。  

论坛同期,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湖南(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启,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聚焦产业前沿产品、技术、服务,汇集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力神电池、雄韬股份、欣旺达、电将军、中科星城、华宝储能、多氟多、石大胜华、金银河、大族激光、奥特维、五星铝业等近200家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优质展商。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芯研发中心总经理高飞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芯研发中心总经理高飞

27日下午,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芯研发中心总经理高飞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动力电池新品类之无钴家族平台产品规划》的主题演讲,分享了电池技术行业趋势、钴对电池成本的影响、全球钴的储量、蜂巢能源无钴产品的规划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据高飞介绍,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2月,前身为2016年12月成立的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8年10月份,蜂巢能源从长城汽车体系中剥离,定位是一家独立的第三方的电池供应商。

到目前为止,蜂巢能源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致力于打造从锂矿、锂盐、电池、模组、车用电池系统到储能电池系统完整的全产业生态链,同时还将布局下游资源回收。根据蜂巢能源的规划,公司在6个国家,建立7个研发中心,5个制造基地,形成超过100Gwh以上产能规模。

高飞表示,公司2016年11月始建的保定研发中心占地面积105.6亩(7.04公顷),目前已投资约7亿元,各试验室已全面投入使用。常州电池工厂总产能规划18Gwh,目前一期产能4Gwh已投产,二期8Gwh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投产。

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为实现电动化的早日普及,成本回收的经济性尤为重要。据SIC测算,理想成本回收期为3.4年,才能吸引人们普遍购买电动汽车,因此电池企业不断推动技术降本重要性尤为重要。

要想推动电池成本的下降,首先要降低电池的BOM材料的成本。高飞在论坛上分享了来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的数据:从2016年至2020年,四大锂电主材成本2020年为299元/kWh(降幅35%),下降贡献约159元/kWh;其中四大主材中,正极材料度电成本降幅107元/kWh(降幅38%),降幅占比为67%。因此,降低正极材料的成本成为了电池降本的关键。

“三元正极材料中,钴对电池成本影响显著,且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有效地平抑或削弱钴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发展无钴/少钴技术,或提前储备锁定钴价,是推动电池持续降本的重要保障。”高飞表示,“过去的十年,钴价的剧烈波动也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十年来,我们无数的电池人,也在无钴化的路上一直努力。从开始的钴酸锂,到111、523到811,最终会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无钴。”

高飞介绍说,蜂巢能源作为一家新的企业,经过近来三年的研发,已研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无钴材料。2019年7月,公司在全球首发了无钴材料电池;2020年5月,正式发布了两款无钴材料电池,7月份吨级材料下线,8月无钴电池首次量产下线,9月无钴电池已经在长城汽车平台上进行了实车测试。

蜂巢能源无钴产品的规划,整个无钴电池产品覆盖了从300公里到800公里以上的全系车型,分两个平台,一个是E平台,一个是H平台。其中,E平台为VDA型号90Ah和115Ah;H平台为MEB型号和薄形长电池,容量为115Ah和226Ah。

“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大概350GWh,用钴大约6.5万吨。如果全部使用无钴电池,总成本可以降低26亿美元。”高飞表示,“最关键的是,这种无钴化将确保主机厂、电池厂供应链的稳定性。”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