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不曾虚度 2021续写新章 新能源车六大核心零部件行业整装待发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

新技术新产品频频登场 优势企业加强布局突围

经历了2020年年初由疫情暴发造成的市场低迷,后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的表现显得尤为亮眼。在这背后,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进一步的竞争加剧、优胜劣汰,市场集中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020年,松下、LG化学等外资企业加强攻势,开始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之列。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具有优势的国内供应商纷纷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以谋求巩固地位、实现突破。比如,宁德时代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分别与长安、上汽合作创建高端汽车品牌;2020年12月30日还发布公告称,拟投资不超390亿元建设三个动力电池制造基地。

2020年,跨国车企逐步加快了电动化步伐,我国动力电池供应商越来越受到认可: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亿纬锂能获宝马定点供货、万向一二三拿下大众汽车百亿元订单……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正式入股国轩高科,获得其26%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成为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外资汽车公司。戴姆勒还直接参投了孚能科技科创板IPO的项目。此外,面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在获得欧洲订单的同时也在外建立工厂等,以求在市场、技术、资本、品牌等领域全面参与全球化运作。

2020年,比亚迪宣布成立弗迪公司,推出“刀片电池”,无模组或大模组设计提升电池包成组效率成为发展趋势。蜂巢能源发布了无钴材料电芯和方形叠片工艺。国轩高科也在研发新技术——JTM,即直接用卷芯放在模组里面,一次完成制作。

2020年,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依旧牵动着行业人士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宁德时代不起火的811电池,欣旺达“只冒烟、不起火”的电池系统相关方案,孚能科技联合广汽新能源的“永不起火”电池应运而生。

2021年展望:

外资、合资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特别是电动乘用车)落地的速度都将加快,高品质新产品次第开花,选择余地增大,对消费者利好。由于海外疫情不确定因素增强,在电动化战略方面,跨国车企将更多向中国市场倾斜。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冲击20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120GWh左右。

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驱动,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需求放量的同时,将有更多企业加速进入跨国车企供应链,在产品、技术、制造、规模、服务、品牌、资本等多个维度,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竞争力会有明显提升。行业新一轮产能扩张开启,头部企业的地位愈发稳固,二线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将提速。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燃料电池系统

“以奖代补”政策驱动力释放 核心技术产业化提速

过去几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一直处于摸索和预热阶段。2020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地方和企业统筹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以及新车型、新技术的示范应用等,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11月15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截止,约20个城市群提交了申报材料。

截至目前,“以奖代补”示范城市群申报结果虽还未公布,但政策驱动力显然已开始释放,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广州、佛山、济南、武汉、如皋、苏州、成都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车企及核心材料、零部件企业投身布局。丰田联合亿华通、北汽、一汽、东风及广汽成立了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主要业务为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博世与中国庆铃汽车(集团)在重庆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燃料电池解决方案。

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带来了资本的青睐。2020年8月,有“中国氢能第一股”之称的亿华通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价带来的市值飙升,为正处于市场导入阶段的燃料电池产业打入了一针强心剂。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包括重塑集团、骥翀氢能、上海舜华等十多家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融资,涉及的领域包括燃料电池企业、核心材料企业和加氢站企业等。

不同于此前电动汽车的推广,当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产业链融合和技术先行,产业规模发展在后”的特征。在政策的驱动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跃跃欲试,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降低成本。比如在电堆方面,2020年已有10多款新品发布,且单堆价格逐步降低;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新解,或大规模推广油-氢合建模式解决加氢站难题。

2021年展望:

第一,行业呈现国家政策明确、技术路线明确、示范城市群明确、应用场景明确的局面,企业有聚集发展趋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第二,由于疫情和政策推出时间的影响,2020年压制了一部分产能,2021年整个市场的产销量会大幅增长,或出现抢装以争取获得更高奖励的现象;第三,无论金属板电堆还是石墨板电堆,预计成本会大幅下降;第四,产业优胜劣汰加剧,没有扎实的研发能力、不能保证产品品质的企业将加速被淘汰。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

智能网联

Robotaxi项目扎推落地吸睛 示范先导与前装量产齐进

2020年,多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吹响了高举高打的号角。年初,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的目标。其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公布,更是为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作为自动驾驶技术在共享出行场景下的落地应用之一,Robotaxi一直属于热门领域,尤其2020年,从传统车企、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到出行公司及科技企业,越来越多的玩家加码这条赛道。比如,元戎启行与曹操出行双方合作建立的自动驾驶车队在今年扩大规模;大众汽车在合肥推出首批Robotaxi进行测试;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在苏州投放车辆;文远知行Robotaxi对外开放运营一周年……如今,在北京、上海、长沙、深圳、广州等地的街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出现不再让人感到意外。

2020年,自动驾驶产业迎来新一轮融资潮,截至11月底,全球范围内在汽车和出行领域的融资总共有308起,其中包括一家公司获得多次融资的案例,累计规模达到了200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融资信息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超过30家,融资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2020年,C-V2X“新四跨”暨大规模先导应用示范活动举办,更进一步深化验证了C-V2X规模化运行能力以及跨域互认的C-V2X安全身份认证体系,实现了世界首次跨厂家C-V2X大规模先导性应用验证。同时,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也正在提速,车联网发展从原来的技术研究、测试研究阶段走到了先导区推广阶段。

由于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量产,还面临技术、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不少企业直接转向了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场化。这也带动了本土供应商的崛起,比如,百度公布了与威马汽车联手将首个前装量产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预计2021年落地;福瑞泰克正式发布第二代ADAS前视解决方案,将于2021年搭载自主品牌量产车型。

2021年展望:

伴随“新基建”,尤其是5G网络建设进程,中国车联网产业2021年将获得较好的发展契机。在2020年50余个城市级试点示范区的基础上,会有更多城市参与到车联网建设中。继无锡、天津、长沙之后,也会有更多城市获批车联网先导区。5G+V2X将部署在量产车型上,业务场景从安全、效率类到协同类,实现公交车、物流车、清洁车等智能网联化改造。相关方面将积极开展智慧高速和车路协同试点,推广货车编队行驶等典型应用。而打造能让消费者感知到的应用场景和能够形成商业闭环的应用场景,将是2021年车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探索的重点方向。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吴冬升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