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依托资源优势打造锂产业全产业链

青海依托资源优势打造锂产业全产业链

新华网西宁6月10日电(记者骆晓飞)基于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锂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气候条件,“十一五”以来,青海紧盯新能源产业走向和技术进步趋势,着力打造以盐湖锂资源开发、电池正负极材料、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为重点的完整锂产业链,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在青海西宁举行的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6月10日拉开大幕,青海锂产业的发展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海依托盐湖资源做大做强锂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仍然需要突破技术、人才以及产业发展机制等“瓶颈”。

青海打造锂产业基地具有“双重优势”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强影响力的新型优势资源,锂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而且随着锂电池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锂电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有关数据显示,国内碳酸锂的年市场容量约为10万吨。

“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为拥有绝对资源优势的青海发展锂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介绍,作为我国锂资源大省,青海境内已经探明储量的氯化锂保有储量超过2200万吨,约占全国盐湖锂资源储量的83.4%、世界卤水锂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青海锂资源的分布呈现高度集中、单一矿床少、品位低但储量大等特点,有利于建设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乔弘志告诉记者,随着固体锂矿储量不断减少,碳酸锂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后,全球锂工业已从固体锂矿开发为主逐步转向以盐湖卤水锂提取为主,在这一大背景下,青海从“十一五”开始加快盐湖提锂的技术研发并且逐步解决了工业化生产难题。

“目前,青海中信国安采用煅烧法工艺建设了两条万吨级碳酸锂生产线,青海锂业采用离子选择迁移分离法工艺建成一条3000吨的生产线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青海盐湖集团旗下蓝科锂业采用吸附法工艺也已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工作并建成了万吨碳酸锂生产装置。”乔弘志说,青海省形成了4万吨的碳酸锂产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

盐湖资源开发领域专家、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小松告诉记者,从资源优势上来讲,青海发展锂产业的优势可以说是绝对优势。除此之外,青藏高原少雨干燥、氧气稀薄的独特气候条件,也为锂产业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干燥和防氧化是两大关键环节,而青海独特的气候条件恰好同时兼备这两个条件。”李小松说,有资源条件,又有客观环境优势,所以青海在打造锂产业全产业链和全国最大的锂产业基地方面具备“双重优势”。

依托丰富的盐湖锂资源优势、客观气候环境优势和既有产业基础,2009年,青海省出台的《青海省新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和之后出台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青海将以盐湖碳酸锂产业为基础,着重发展从锂离子正极材料、电池负极材料、电池配套产业到电池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按照远期规划,青海锂产业的产业规模要达到千亿元的产值规模。”乔弘志说。

做大下游产业市场倒逼上游资源开发

盐湖提锂技术的突破让青海一举跻身于我国碳酸锂生产大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青海中信国安东台吉乃尔1万吨碳酸锂装置和青海锂业因资源整合而停产的情况下,2013年,青海碳酸锂的实际产量仍然超过了6000吨。

“相对于上游碳酸锂的开发,青海锂产业的下游延伸产业起步比较迟,如果不能进行及时补链,青海锂产业仍然不能摆脱原材料型的初级工业困境,好在下游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发展特别快。”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珑说。

王珑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原来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正是看到了青海锂产业发展广阔前景,他的企业从2012年开始转行进入锂电池行业。从2012年投资建厂,到2013年6月试产。目前,绿草地已经建成一期日产2万只单体电池产能。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