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凯客车4.58亿重大项目涉嫌违规 董事长操纵招标

一封举报信,将安凯客车(000868.SZ)推向罗生门。

“我从事工程项目多年,国有企业领导人如此大胆、公开地操纵招标投标,实属罕见。”这封举报信以极为尖锐的言辞写道。

举报信中的这位国有企业领导人,是指安凯客车董事长王江安,操纵招投标是指安凯客车2011年定增募集4.58亿投入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是合肥市重大项目。

周报记者接到举报信后,立刻奔赴安徽合肥调查,一些受访人士肯定了举报信的主体内容,但上市公司及卷入的中标方则坚决否认。

理财周报记者在现场见到了这一建设效率低下的昔日热门项目。

4.58亿的重大,因这封信,蒙上一层灰霾。

举报罗生门

2月,理财周报接到这封叙述详尽的举报信。

这封举报信中,安凯客车的董事长王江安,被指在项目建设的前期招标中,有涉嫌违规的行为。

其所谓之“违规”,似与常见的大企业高管腐败方式如出一辙,即经过精心安排,“关系户”中标。

这是真的吗?理财周报记者近日赴安徽合肥接触多位“招标门”局中人。

资料显示,王江安从1990年起,就在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过销售公司部门经理、企划部部长、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淮客车后来被安凯客车收购,王江安自2005年起任职安凯客车董事长。

2011年9月,安凯客车向8家企业非公开发行4500万股,共募集资金4.58亿元,投向安凯客车新能源汽车扩建及关键动力总成制造、研发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曾备受市场关注。直到2012年年中,该项目的基础建设工程才开始铺开。

根据举报信提供的资料,从2012年5月到11月,中标价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招投项目共有13个,依次分别为:新能源制件车间厂房钢构及维护工程、道排工程、水电安装工程、土方外运,新能源焊装车间厂房钢构及维护工程、土建总包工程,新能源总装车间厂房土建总包工程、钢构及维护工程,新能源项目监理,安凯10KV高压接电工程,以及新能源研发大楼主体工程。

“新能源工厂公开招标的项目目前中标价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工程中标单位基本上都是他的朋友。”举报信中表示。

近日,理财周报记者在安凯客车办公大楼向安凯客车董事办人员核实情况,其称举报消息不属实,并已上报公安机关,不久就有调查结果,而举报人和部分投标参与者则斩钉截铁地认定招标存在违规。

精工钢构是举报信中涉及到的唯一上市公司。它原为浙江企业,2003年收购上市公司安徽长江农业装备股份后“借壳上市”,之后主要业务在安徽居多。而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为安徽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属于地方国资委企业。

当记者联系精工钢构的项目负责人时,对方确认了此次中标,但其表示,公司靠的是实力竞争中标,并非靠关系。先前公司与安凯的大股东,江淮客车有过多次合作,合作都比较令双方满意。

而另一位举报信中涉及的中标方项目经理也确认了中标,他则告诉记者,公安机关和纪委已介入调查此事。

在得到举报信后,理财周报记者与安凯客车的董事会办公室联系,对方表示当消息从网上散布开来时,公司起初并未注意,但当事情逐步在本地扩大后,公司已经向当地公安报案,可能初步认定是一起诬告事件。并且结果将在不久后公布。记者请求给看一下备案的书面材料,安凯客车拒绝了记者的要求。理财周报记者提出面见王江安当面核实,对方亦以“很忙”和“需要预约”为由,予以拒绝。 

记者向公司询问纪委是否介入调查时,公司表示并不清楚。

  “招标门”详情
  “建设新能源的厂房及设备,各家企业的差异不大,同质性较强。所以在选择时,一般公司看中的是性价比”,一位参加过投标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根据举报,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496.SH)中标3次、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3次。两家公司中标分别合计2091.4万元、8587.9万元,而他们的中标价格并不低。
  “13个百万元的项目,10个都是王江安的朋友公司直接中标,只有3个是其朋友挂靠省一建中标后转卖的”,举报信里显示。
  “这件事情先前已有人在网上举报过,目前集团在进行资料审核。不过,除非是公安机关,一般人现在根本无法查阅到档案”,前述接近项目人士告诉记者。
  而一位曾参与投标却落选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违规的事情基本属实,中标的都是和董事长有关系的企业”。
  从举报信的内容看,这场涉嫌违规招标的过程,分为建立招标小组、选择招标代理机构、设置招标通道等3个步骤,而这些过程全被王江安全程把控。
  举报信中反映,“王江安2012年初单独设置招标小组,让自己的心腹徐强担任负责人,暗箱操控招标活动,其他人只是个摆设,很少参与招标,只要小组评标意见不符合王江安的要求,就必须推翻重议,直至符合王江安的意思为止”。
  资料显示,徐强曾任安凯客车投资规划部副部长,属于公司的高层。
  举报人甚至在信里言之凿凿地列举出过程中3个方面的混乱。
  其一,招标信息披露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应当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依法指定的媒介发布。”然而,在安凯新能源项目监理工程招标、新能源焊装车间厂房土建总包工程发布信息时,发布的网站显示的报名地点是外地和北京的一个小网站上,有意避开潜在投标人报名。
  第二,有意放松对投标单位资质的要求。制件车间水电安装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具备工业管道安装许可证,否则项目不能通过验收。此次投标单位共计7家,这7家中唯有安徽省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没有工业管道安装许可证,按规定没有投标资格,但结果安徽省三建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最后,超额收取投标保证金。根据相关法规,“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并且合肥市设置了保证金封顶价为80万元。新能源研发大楼工程预算价约3500万元,按规定保证金应为70万元,但招标时实际收取投标保证金220万元。
  “要做到关联人中标,评分是一个重要的一环。但在这次评分过程里,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前述接近项目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所有的招标办法中商务标为60分,技术标为40分,商务标评标办法为,投标报价得分=60-(投标报价-投标最低报价)/(投标最高报价-投标最低报价)×K(评标K值设定为5)。
  “根据商务标评标办法,投标报价中最高价与最低价,最终商务标得分只差5分,技术标总分为40分,且技术标中逐项评分细则大多数为业主单方面主观评分条件,典型的操纵招标,也为朋友高价中标创造条件”,举报信中称。
  而从“研发大楼工程开标、评标一览表”上,共有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总公司、江西中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建工金鸟集团有限公司、金光道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7家公司参与投标,工期均为180天,质量标准均为合格。
  这七家公司报价分别3471.47万元、3985.5万元、3886.4万元、3287万元、3937.9万元、3945.63万元、3446.93万元,报价得分依次为58.68、55、55.71、60、55.34、55.29和58.86,技术标得分为37.2、33.2、27.8、29.4、29.4、32.6、38,合计得分分别为95.88、88.2、83.51、89.4、84.74、87.89、96.86。
  在这样的设置下,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最终夺得第一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合肥建工金鸟集团有限公司分列第二和第三名。
  举报信声称,“在研发楼主体工程招标时,为了让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提高中标价格,在开标前三天发布工程限价时,徐强和招标项目代理人将招标限价在预算价基础上提高约10%;但是,合肥市招标限价通常是低于预算价的”。
  “以上7家投标单位中,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也是王江安的朋友找来为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陪标的,因而在技术标中都给予相对较高的技术标评分,从而能从根本上保证本次研发大楼项目承包权不落入其他投标人之手。其实这两家投标单位在本次招标中无论从技术标标书质量及公司自身实力上并不占优势”,举报信中反映。
  “在新能源焊装车间总包工程招标中,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中标价为2612.1万元,牡丹江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报价为2330.5万元,去除钢结构预留金后,两家土建部分报价分别为912.1万元和630.5万元,中标价比最低价高281.6万元,超出最低价44.6%。”
  低效的新能源项目
  根据理财周报记者在安徽接触的多个方面信息,安凯客车的“招标门”已经成为安凯客车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这不可避免的,对该“明星项目”造成很大影响。实际上,该项目的建设效率已经很低。
  记者来到新能源项目现场时,从外围看,工地厂房整体结构已见雏形,两侧披上了涂层,但当记者进入现场察看时,发现厂房的内部只有钢筋结构,前后两面甚至未上有涂层,钢筋结构充分裸露在眼前。而在不远处,工地的最前端,还树立着几排钢筋柱。整个工程开工已有1年多,但进展速度却比想象中缓慢。
  根据公司2011年报,新能源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期限是今年12月31日。安凯客车承诺投资近6亿元,其中通过定增募集到近4.6亿元。截至去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1361.2万元,投资进度为2.28%,这样的进展要在年底达到可使用,显然有些仓促。
  “要在今年达到可使用的状态,不太可能,主要都卡在厂房及设备的建设上了,违规招标过程导致这些不能尽快有效地建起来”,前述参加投标的人士告诉记者,“厂房的管理不合标,拖延了项目的进度。”
  当理财周报记者就此询问公司办公室的人员时,对方表示项目正在按照计划进行,今年会达到可使用状态。
  实际上,关于安凯汽车为何要进行新能源的项目建设,也成为市场对其关注的一个焦点。
  从安凯客车的历史沿革看,2004年便开始研发新能源技术,在业界被誉为“纯电动汽车的先锋企业”。然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多年,公司的效益并未见有大幅增长。
  “新能源并不赚钱,以前都是靠政府补贴度日。实际上安凯这几年整车并不如外界所认为的那样赚钱,因为它走高端,对业绩贡献有限,所以零部件现在倒成了利润的很大一块来源”,一位接近安凯客车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后来通过向市场掏钱做新能源项目,没想到项目进度缓慢,成为了他们敛财的手段”,这位人士继续告诉记者。
  举报信显示,在安凯制件车间土方外运工程中,“由于招标报价不参与市场竞争,其中标土方单价高出市场价3倍以上(中标单价为38元∕立方米,合肥市场价为10元∕立方米左右),非法获取暴利”。
  失去的10年
  混乱的公司治理,这是外界对此次安凯客车涉嫌违规招标的原因归咎。实际上,自从2003年江淮汽车集团入主安凯客车后,10年以来,公司的业绩始终不能做起来。
  “安凯客车最辉煌的时候,是在90年代末,那时公司从德国引进技术,技术上领先同行。不过,后来公司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的状况,厦门金龙客车出高薪挖角好多人过去,安凯也就逐渐衰落”,前述接近安凯客车的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所称的德国技术,其实是德国凯斯鲍尔的客车技术,安凯客车通过引进该项技术,批量生产出赛特拉豪华客车,一举成为国内最主要的豪华客车生产商。然而,也正是因为公司执意走高端客车路线,狭窄的市场需求导致辉煌昙花一现,这直接导致后来被并购的结局。
  “人才流失后,当时安凯要卸任的董事长连个满意的接班人都找不到,这时江淮汽车就有意收购。江淮是后起之秀,虽晚安凯几年上市,但境遇比安凯好,又都是国资委体系,所以并购就有了前提。”前述接近人士向记者表示。
  2003年,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安凯客车集团与江淮汽车集团进行了股
  权转让,江淮汽车集团取代安凯客车集团成为公司的大股东。
  然而,并购的前几年,公司的业绩并未发生反转。相反,从2004年至2006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015万元、1564万元、-1.18亿元,竟出现亏损状态。
  甚至,因为大股东江淮汽车集团,在收购前已有一家名为“江淮客车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兼并安凯客车后就造成同业竞争的局面。这个问题缠绕4年,迟迟得不到解决。
  “没进展的缘由,主要是江淮客车当年经营遭遇困难,连年亏损,标的资产质量不佳,无论怎么整合都很难有好效果”,前述接近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江淮客车从2004年至2006年间,净利润分别为-272万元、-218.52万元、-480.74万元,连续亏损3年。直到2007年上半年,江淮客车才扭亏为盈,净利润实现206.54万元。
  “同业竞争拖了3年,当时大家都很急,但一定要解决,就在2006年出了个承诺,给出解决期限,要在1年后启动程序。至于江淮客车为何07年能扭亏为盈,也许不能排除其中有做帐的猫腻”,前述接近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2006年的股改承诺,安凯客车分两步走。首先,“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毕六个月后四个月内,启动资产重组工作,将旗下江淮客车整合入本公司,在壮大本公司实力的同时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其次,在“股改实施后,研究制定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择机实施”。
  这个承诺的第一条,终于在1年后姗姗来迟。
  2007年10月,安凯客车发布方案,拟向大股东江淮汽车集团增发996万股,用于购买江淮客车41%的股权。2008年5月,定增计划在二级市场实施,公司募集到4.6亿元资金。
  善于资本运作的江淮汽车集团,却在提高安凯客车的业绩上迟迟拿不出办法。解决同业竞争后,公司的业绩起伏不定,整合江淮客车计入财报后,公司的业绩在2008年扩张迅速,但到2009年,却又出现停滞的情况。在市场上,甚至传出安凯客车要被收购的传闻。
  “据说江淮集团有意将安凯与江淮汽车整合,但其中牵涉的利益太多,安凯又先于江淮上市,操作难度不小,因此一直被搁置到现在”,前述接近人士向记者表示。悬而未决的,还有股权激励7年不落地。
  上市17年,安凯客车总市值仅33亿元,只及近百家汽车上市市值中位数,已然落后许多上市时间短,业务特色和股权灵活的汽车企业。
  大股东蹊跷回购
  等不到股权激励,安凯客车大股东却意外地回购起股份。
  去年9月,安凯客车发布回购股份公告,称将在二级市场以不超过5.2元/股的价格,总金额不超过1.04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不超过2000万股。回购一旦成功,安凯客车拟将这些股份予以注销,从而减少注册资本。
  至于回购的原因,公司称为“近期股价持续低迷,无论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为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广大股东利益,才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截至3月1日,安凯客车的股价为4.70元/股,回购价溢出10.63%。实际上,自从这份回购预案去年9月底推出以来,徘徊在4元/股的股价曾一度飙升至5.07元/股。
  “启动回购的结果,就是股价被抬高。去年江淮汽车就有过回购的运作,股价也走高”,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
  去年5月,受同一股东控股的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公告,撤回原计划的再融资计划。股价此后一路下行,直到9月推出回购计划,市场表现才强劲反弹。
  然而,同样的技巧却不适用于安凯客车。因为公司股价自9月以来反转攀升,此时推出回购,稳定股价的意义并不大。
  实际上,安凯客车推出回购案的时机,恰巧与定增的解禁日吻合。2011年9月底,安凯客车定增实施,认购的战略投资者限售1年,也就是说,2012年10月初是股份解禁时点,这与公司9月底推出回购案“前后脚”。然而,当初公司定增价格为10.18元/股,与二级市场的价格相距甚远,安凯客车推出回购拉抬股价,不排除是为了掩护定增资金离场。
  根据最新的回购进展,截至今年1月底,公司已回购782.6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11%,购买的最高价为5.008元/股,最低价为4元/股,支付总金额为3712.18万元。
  事实上,在江淮汽车集团控股安凯客车后,由于业绩不佳常年导致股价低迷,几次的反弹,也都是由于各种“意外”因素。
  最早是在2006年,公司收购后,由于业绩的原因市场表现一直萎靡。不过,在当年推出股改承诺后,公司的股价一路反弹至4.54元/股。但好景不长,整合后的效益不见大涨,又将公司打回原形,最惨痛时,安凯客车的价格甚至不超过1元/股。
  不过,4年之后安凯客车又出现股市神话。2010年,公司的股价冲上史无前例的7元/股关口。缘何能在当时的“熊市”下杀出重围?这都源自公司业绩在当年的爆发式增长。
  2010年,安凯客车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31.5亿元、73334万元,同比增幅高达43.94%、201.74%。爆发的原因,宏源证券当时在一份研究报告里归为“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受联营公司安凯车桥2010年业绩大幅提升,同时受政府补贴大幅增长的影响,营业外收入增加到1508.64万”,因此超出市场预期。
  安凯车桥,由安凯客车与北汽福田、曙光车桥等3家企业共同创立,主营业务为驱动桥产品、贯通桥产品。正是这家曾给公司贡献大幅利润的企业,去年却因业绩下滑导致安凯客车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2012年前6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555万元,同比降幅达到6.95%、49.36%。
  一边是日夜兼程的回购,另一边则是大股东的持续增持。
  去年12月初,安凯客车第二大股东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安凯客车1393.41万股,占总股本的1.98%。增持的原因,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长期看好”。
  “回购、增持都是大股东提高手里股权集中度的手法。不能说这是为股权激励铺路,但是到时真做激励,说不定激励后的总股本会和现在持平,因为回购的股权要注销。不过回购和增持都对股价有好处”,前述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安凯客车办公室人员则对记者表示,回购和股权激励是两码事,公告承诺自查是按照证监会和证监局的要求。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肖何】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