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遭遇集体维权 造车新势力还能玩多久?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遭遇维权  网友提供图片

贴着造车新势力标签的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正迎来“成长危机”。

有消息指出,广州、北京等地近日出现多起小鹏汽车用户集体维权事件,车主打出“欺诈车主”、“要求退车”、“谁买谁后悔”等标语。

据悉,小鹏汽车的首款车型小鹏G3刚上市仅半年,就有大量老用户发起维权抗议,甚至直接要求退车,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7月10日,小鹏汽车推出了2020款小鹏G3车型,有老车主发现,2020款小鹏G3续航提升不少,价格并没有相差很多,甚至更便宜。从对比售价来看,续航520车型的起售价为159800元,几乎与2019年款小鹏G3的价格差不多,但续航里程却要多出169公里。也有购车者表示,升级换代很正常,但隐瞒要升级换代就不对。

对此,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7月12日发布微博长文道歉及解决方案,但似乎没有熄灭车主的怒火。

何小鹏在道歉信中表示,出于技术、安全、法规等原因,小鹏汽车确实没有办法直接更换电池来提高续航。对于给用户造成的困扰,何小鹏多次道歉。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将对G3 2019款的所有个人车主给予补偿,从即日起,3年之内增换购小鹏汽车任何一款车型时,在享受拟购买新车当期所有促销政策权益的基础上,额外享受10000元专属补贴权益。

造车新势力为上市努力

一边闹维权,另一边则是两个月内三次自燃事故,让蔚来汽车登上热搜。此外,频发的自燃事件也引发监管部门关注,有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发布了第三次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对于蔚来而言,大规模的召回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经济损失。

从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一些早期被普遍看好的造车新势力都在发展路上遇到阻碍。从资本端来看,造车新势力之所以能席卷资本狂潮,凭借的显然是“新造车”三字:风口车企的高营收、高利润,是吸引资本入局的最大诱因。只是,从蔚来、小鹏在资本助推后暴露出的问题,极易打击资本信心。

2018年8月,小鹏汽车宣布完成签约总额4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并获得春华资本、晨兴资本以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联合领投。当时,小鹏汽车估值已经达到近250亿人民币。

可以看到的是,上市不是新势力融资的终点,但仍旧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在为上市而努力。今年3月,海外媒体还传出小鹏汽车考虑赴美IPO的消息。此外,造车新势力车和家此前传出搭建VIE架构,目的就是指向上市计划。

被称为“中国特斯拉”的蔚来,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资本的宠儿”。这家年轻的企业背后有着腾讯、京东、百度、高瓴、红杉等资本大咖“加持”。2018年9月,蔚来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但在二级市场蔚来未能受到资金往日般追捧,上市首日便经历了破发。随着2018年报的巨额亏损以及不断出现的负面事件,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股价不断下跌。截至上周五收盘,蔚来汽车的股价仅为3.45美元,市值仅剩36.3亿美元,较最高点下跌了近70%。

资本仍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50家新兴造车企业,除蔚来、威马及小鹏汽车已形成规模外,其余新势力造车企业并未见有大动作。甚至部分企业至今仍未正式量产交付。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小鹏、蔚来和威马分别交付7359、6389、5556辆新车,即便是三家企业的销量全部加起来,也远不及比亚迪、吉利、上汽等传统车企卖出的纯电动汽车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小鹏、威马们更大的挑战来自特斯拉,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Model 3已经开启预订,并将于今年下半年交付。

造车新势力始终饱受各种质疑,从能否量产和交付,到融资难题和持续亏损,再到产品竞争力、如何面对补贴退坡等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就已出现。造车新势力的前景仍然扑朔迷离,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从趋势上来看,资本仍在向头部企业集中,可以预见的是,资本进入新造车行业会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