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一路“买买买”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财大气粗造车有戏?

地产商一路“买买买”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财大气粗造车有戏?

中国汽车报原文配图

“恒大新能源汽车计划最早于6月全面投产。”6月6日,在恒大集团(以下简称“恒大”)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恒大掌门人许家印却身在瑞典特罗尔海坦的恒大国能汽车(NEVS)总部,这是恒大今年1月花费9.3亿美元收购的电动汽车公司。缺席大会,倾心造车,许家印的汽车情结由此可见一斑。

2018年年底,许家印以367亿美元身价一度攀上中国内地财富榜巅峰。而就从这一年开始,恒大向新能源汽车砸下巨资“买买买”,目前花费已超过350亿元。不过,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恒大靠“买买买”造车靠谱吗?

■一路“买买买”布局整个产业链

“恒大的造车进展怎样了?”这不仅是恒大股东们所追问的,也是业界和公众关注的。

“3年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计划3年内实现50万到100万辆的产能建设。”这是许家印为恒大造车定下的目标。随之而来的,是恒大加速了造车的步伐。

早在2016年6月16日,恒大就发布公告,公司名称由“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这不仅是恒大换上了一个能反映其多元化战略方向的新名称,更意味着恒大的多元化战略将提速。

跨界造车便是恒大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但恒大在砸钱造车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和法拉第未来合作中交了不少学费。不过,这次合作造车失败后,恒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投资路线:从以往的购买整车企业,开始改为布局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大手笔。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开始,今年1月15日,恒大宣布斥资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收购了瑞典电动汽车公司国能汽车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会席位。据了解,国能汽车早在2012年就收购了瑞典萨博汽车,拥有“双资质”,能够独立生产和销售纯电动乘用车,恒大通过收购国能汽车股权获得了“入场券”;1月29日,恒大宣布以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根据协议,双方组建成立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公司,恒大NEVS持股65%,柯尼塞格持股35%。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今年3月和5月,恒大相继收购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公司,全面掌握了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早在今年1月4日,恒大就斥资10.59亿元收购卡耐新能源公司股权,获得动力电池技术,且成为卡耐新能源第一大股东,拥有58.07%的股权。同月,恒大还出资设立了“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布局充电桩运营环节。

在后市场方面,2018年9月23日,恒大就以145亿元资本入股广汇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同意将在汽车销售、能源、物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打通了汽车销售端。

“可以看出,恒大投资新能源汽车的起点并不低,这种转型的探索值得关注。”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任方圆向记者表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特别是对全球先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收购,大大缩短了其与其他先进汽车企业的造车距离。

■房产商转头造车并不顺利

业界注意到,2018年,房地产企业“去地产化”的改名潮趋热。在外界看来,去地产化的本质是房企多元化转型的尝试。在恒大改名之际,方兴地产便更名为“中国金茂”,远洋地产更名为“远洋集团”,雅居乐地产更名为“雅居乐集团”,K2地产更名为“石榴集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排名前十的房地产企业中,八成已经脱掉了“地产”的马甲。

“往昔美人痣,如今扫帚星。”对此,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调侃道。几乎与此同时,昔日的一些房地产商转向投资汽车,跨界造车开始悄然流行。

2017年3月,宝能集团投资的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宝能集团在杭州、昆明、广州、西安等地连续落子,再加上宝能集团已收购观致汽车51%股权,初步打造出一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产能达245万辆车的“汽车版图”。其间,宝能集团与杭州富阳区政府、杭州新天地集团签定协议,三方就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达成落户意向,包括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研发及电机、电池、电控“三电”等配套核心零部件生产等项目。

相比宝能的高调,华夏幸福就低调得多。2017年10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投资核准的造车新势力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实际控制人由方运舟变更为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此举标志着华夏幸福正式加入新能源造车行列。同样在2017年10月,碧桂园斥资6.4亿元,在广东顺德拿下了总面积达11.8万平方米的两块地,宣布将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小镇,成立动力电池、马达控制器、整车、新材料、动力总成五大研究院,发展新能源汽车研发、智能制造等产业。

“虽然房地产与新能源汽车同属资金密集型产业,但新能源汽车无论在政策支持力度上还是发展潜力上,都有更大的吸引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时期,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转型的探索,房地产商对造车信心很足,虽然对于造车的前景未必有清晰的把握,但较为充足的资金投入,有助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薛旭认为,汽车属于耐用消费品,有其生命周期,新车更换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明确发展的大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汽车的发展空间要比房地产业更大。所以,房地产商重金投入汽车行业,特别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投资重点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毕竟“隔行如隔山”,房地产商造车并非一帆风顺。宝能入股观致汽车后,经销商称80%的门店不赚钱,市面销量无改观;华夏幸福已经低调转让了合众新能源的控股权;碧桂园的顺德汽车产业园,也遭遇龙头企业跳票……

■核心技术才是竞争力

截至目前,房地产商投资汽车制造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断言成功与否还为时尚早,但显然只靠“买买买”造车并不是正途。宝能入股观致销量无改观、华夏幸福低调转让合众新能源的控股权、碧桂园遭遇龙头企业跳票……这让房地产商们明白,“隔行如隔山”的现实挑战始终存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他们进入汽车领域来说,依然十分关键。

对于恒大“买买买”造车的模式,业界也有各种看法。有分析指出,单从恒大目前推出的将要量产的产品9-3EV车型来说,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为这款车的性能等放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毫无吸引力。事实上,从技术层面来看,恒大目前展示的实力确实没有太多优势,通过“买买买”换来的技术,很难说可以让恒大获得技术上的领先时间。

相对于拼凑出来的造车帝国,摆在恒大面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残酷。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补贴的逐步退坡、“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全部在同一个竞争舞台上,新能源汽车也已从之前的“蓝海”变成了“红海”,而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自己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便难有立足之地。另外,因其整个产业链上各个收购企业的背景不同,怎样去协同发展也是恒大面临的一大难题。

事实上,不止恒大,房地产商跨界造车的模式趋同,基本上以收购起家,尽管没有如造车新势力般的资金压力,但在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未来开发能力上也并无竞争优势,怎样去消化购买的资源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发能力是摆在恒大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对于最终还是要消费者买单的汽车产业来说,仅仅靠钱是活不下来的,拥有相关的技术更为重要。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制定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就规定,要想获得生产资质,必须具备试制不少于15辆样车并符合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包括企业概况、纯电动车试制能力、三电系统等,都要通过严格的测评和材料证明,才能取得生产资质。即使过了资质关,新造车企业还必须通过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满足一系列生产企业准入条件,进入工信部产品目录,并进行公告、认证等步骤,才能让新车上市销售。而上市销售后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

机遇与挑战并存,始终是产业发展中的现实。恒大式造车模式还面临着无时无刻不在的挑战。当然,赛程只是过半,未来将走向何方还很难定论。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所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行为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商业模式既来自于市场,还是要由市场来检验,因此,不必急于定论,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